在火災降臨時大喊“讓領導先走”的領導,之前可能在會議主席臺上也曾大喊過“關心孩子們的成長”;以經營兒童食品、藥品或其它消費品為贏利手段的商家,往往會在他們的廣告里大唱“為了孩子的健康”??稍谏<标P頭或利益誘惑面前,他們卻又作出了相反的選擇。
讓我們來聽聽王茂華老師的“最后一課”吧,看他是如何把孩子愛在心里——
王茂華“特喜歡小孩”、只要同事小孩來到學校,他“準會帶去玩、買零食”;女兒出生后,他只要看到女兒“就什么煩惱都沒有了”;3月21日,他正在自家門口逗女兒玩,看到李興武家失火,立即沖進過去,與岳父一起從火海中抱出了5個孩子,當他聽說還有一個小孩在里面睡覺時,又第三次沖進火海,直到被爆炸的氣浪掀出屋外;全身96%表皮被深度燒傷之后,他住進了醫院,醒來便問第6位小孩是否脫險……
王茂華老師不是領導,不是商人,他沒有在主席臺上作過熱情洋溢的報告,也沒有打過溫情誘人的廣告,他只是用樸實無華的行動告訴我們,孩子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至愛,既要愛自己的孩子,也要愛別人的孩子,在孩子饑餓的時候給他們食品,在孩子孤單的時候陪他們玩;在孩子求知的時候給他們講課;在孩子危險的時候,給他們安全。
不愛護孩子的人是可恥的,不愛護孩子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綿延不絕,留下了許多代代相傳的愛幼護幼文化理念:“虎毒不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正是這樣的文化理念,使中華民族成為永遠充滿希望的民族。同樣是遭遇汶川大地震,同樣是老師,在一個范美忠變成了“范跑跑”時,卻有更多的老師為了保護學生而失去了逃生的機會:譚千秋、袁文婷、向倩、茍曉超、瞿萬容、杜正香、吳忠紅……就在近期的校園傷害案中,也總是有毫無防備的人們挺身而出,為護幼而與手執兇器殘害學生的亡命徒作斗爭——用掃把與兇手對峙的清潔工、用滅火器制服兇徒的退伍軍人、從自焚兇徒懷抱中搶出學生的老師們。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24空軍英雄馮思廣:44毫米向下“推桿”詮釋崇高人生
- 2010-05-2328歲青春融入長空:追記人民空軍英雄馮思廣烈士
- 2010-05-23(抗震救災英雄譜)醫療隊:高原上的“生命方舟”
- 2010-05-23(抗震救災英雄譜)二炮政治部主任高海華:堅守
- 2010-05-21新《三國》,從“英雄”走向“庸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