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7日訊?11月2日,在寧德市精神文明建設表彰會議上,壽寧縣再次獲得2014-2017年度市級文明縣城榮譽稱號。
近年來,壽寧縣委縣政府將創建文明縣城作為民生工程來抓,縣委調整充實縣創建文明縣城指揮部,由縣委書記任創建文明縣城指揮部總指揮,縣長任第一副總指揮,抽調得力干部常態化開展創城工作,明確了各成員單位和具體工作人員的職責,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縣城管理是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特別壽寧縣立地條件先天不足,更需加強管理。如城區停車難問題短期難以有效解決,公安交警部門加強巡查,發現亂停車,及時勸導疏通,縣財政擠出經費為交警配備執法車,對亂占道停車的予以清理,努力做到交通順暢;縣城市綜合執法局經常性對占道經營亂象進行整治,改變占街為市亂象??h運管所加強對城區公交車調度,提高服務質量,方便群眾出行。
壽寧縣在經濟總量上還屬欠發達地區,但壽寧縣在文明縣城創建工作中舍得投入,以創文明城、迎省運會為契機,,近年來市政建設取得明顯進步。在環衛方面,采用市場化服務方式承包,財政增加預算投入約700多萬元,日常保潔延伸到巷道;增添灑水車、垃圾處理車等環衛設施,提升環衛保潔水平。實施勝利街白改黑工程,提升路面形象。三峰公園建設有序推進,目前初具雛形。投資8000多萬元在茗溪新區建設標準化籃球館,增加群眾體育活動場所。投資1千多萬,將原影劇院改造成北路戲劇院,經常開展北路戲文化惠民演出。東區環湖棧道分期設施,增加縣城人工景觀。同時,因地制宜增加城區停車泊位,緩解城區停車難。
壽寧老城區面積只有1.26平方公里,居住4萬多人,為提升縣城品味,縣委下決心開展舊城改造,對原市場服務中心綜合樓進行拆除,政府每年少收入168萬元,同時拆舊不建新,原地址除建設一個公共廁所,其余全部進行綠化美化,增加公共空間,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通過創建文明縣城活動,市民普遍反映城區路面整潔了,綠地增加了,環境變美了,幸福指數增了。(壽寧縣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