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涵江卓坡社區未成年人活動中心舉辦端午包粽子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 文明風6月2日訊(通訊員 蔡玲 林亦霞)昨日是第67個“六一”國際兒童節,涵江區委、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走訪慰問、關愛和幫助留守、貧困、殘疾兒童等系列活動,祝福青少年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事關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事關家庭幸福、社會和諧。近年來,涵江區堅持以培養教育、服務廣大青少年為宗旨,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特色,主動作為”的工作思路,積極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支持和幫助青少年進步成才。 ■“春蕾計劃”重燃希望 5月30日中午,大多數學生已去吃午飯、午休,可莆田第六中學高一學生陳潔(化名)卻仍在教室里埋頭苦學,她的課桌上疊放著手抄筆記本和不少學習材料。 陳潔家在涵江山區。10年前,她母親去世,父親入獄,她和弟弟只能由爺爺奶奶撫養,全家人的生活重擔全落在她年邁的爺爺肩上。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她奶奶又患上重病,臥床多年,并于2014年去世,家庭情況越來越差。不得已,她只能輟學回家。 就在這個家庭陷入絕境時,涵江區的“春蕾計劃”給她帶來了繼續求學的希望。去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從山區中學考上莆田六中。如今,她的學習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她告訴記者,求學的機會得來不易,她十分珍惜在校的學習時光,從不敢虛度。她無以回報幫助過她的人,也只能用優異的成績作為回報。 與陳潔一樣,許多女童因“春蕾計劃”而改變了命運。林麗瓊是一個養女,也是“春蕾計劃”的受助者。前些年,她的養父母雙雙去世,生活貧困。涵江區婦聯得知她的情況后,不僅幫助她找到了親生父母,而且還資助她上了大學。去年,她已順利從大學畢業,被京東集團聘用,如今已在北京工作生活。這些年,她每年逢年過節都會向幫助過她的人發短信,告知她的近況,感念當年的提攜扶助之恩。 在涵江大洋鄉兔洋小學、莊邊吉云小學等受助春蕾女童比較集中的學校,這幾天,春蕾女童們自發地利用課余時間,自己設計并動手制作節日賀卡,送給涵江區婦聯及愛心人士,以此來表達他們的感恩之情。 涵江區婦聯主席高智英介紹,“春蕾計劃”是全國婦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并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以救助失學、輟學女童重返校園為長期戰略任務,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募集資金,資助貧困女童完成學業。自涵江區實施“春蕾計劃”20年以來,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并在有關部門的協作下,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資助。春蕾朵朵,花香滿園。 陽光燃希望,雨露潤心靈。近5年,涵江區已連續資助了50多名“春蕾”女童,資助款達15萬元左右。這些“春蕾”女童有些已完成了小學至高中的學業,有些還考上大學或大專,讓夢想得到美麗綻放。“助學,也是育人;助學,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我們利用每年的‘六一’節、感恩節等節日,大力宣傳‘春蕾計劃’,發動全區領導干部、企業主結對幫扶貧困學童,并通過開展‘一助一、多助一’活動,為春蕾女童爭取更多的愛心支持。”高智英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