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禧古城:夢回吹角連營
古城北門的水涵洞,是個重要的排水系統(tǒng),至今保存完好。
古城中有一條石板路形似“蜈蚣”,順著山勢共有17道接洽處,直通城外。當年抗倭軍民都是從這條路沖出與倭寇廝殺的。
古榕樹從古城墻上長出來,根系與城墻的石頭相互纏繞,形成一道獨特的景觀。
東南網6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莆禧古城:
是漁村,是古城,更是古時威震敵膽的海防軍事要塞。這就是位于莆田市湄洲灣北岸開發(fā)區(qū)山亭鎮(zhèn)的莆禧古城,與惠安崇武古城、霞浦大京城堡同為福建省現(xiàn)存的明代三大抗倭古城。莆禧古城東南北三面臨海,此地原名“浮曦”,因晴天朝陽出海浮于海霧之上而得名,后來由方言諧音演變?yōu)樵⒁饧榈钠戊?/span>
從莆田市區(qū)前往湄洲島,接近乘船的文甲碼頭時,可以看到路邊有一段綿延幾百米、大石條壘成的厚重古城墻。城墻下,是抗倭英雄戚繼光仗劍矗立的雄偉石雕像;城墻內,不僅保留著十字街、坡路頂、大參將胡公遺愛碑等海防遺跡,而且代代傳承著對媽祖、城隍大神的虔誠信俗,每年正月的打鐵球、爬刀梯等民俗活動更讓人感嘆這座古城的勇猛基因。因為有著頑強抵御倭寇侵略的光輝歷史,莆禧古城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國防教育基地。數(shù)百年后,硝煙散盡,登臨莆禧古城,遠眺大海,仍讓人不禁想起那段挑燈看劍、吹角連營的烽火歲月。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6-06-02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走向精準
- 2016-06-02新版旅游“黑名單”:讓不文明者“疼痛”
- 2016-06-02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走向精準
- 2016-06-01泉州文明辦領導慰問石獅市“美德少年”李小梅
- 2016-06-01寧德市文明辦主任闕慶安一行到壽寧縣檢察院調研指導全國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工作
- 2016-06-01“閱”經典之文 “孕”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