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建設不可缺
制度化建設是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的有力保障,各地幾乎都將完善機制作為重點。
江蘇蘇州建立了志愿者行動協調委員會,統籌協調全市志愿服務工作,讓志愿服務的需求采集、項目設計、招募注冊、培訓管理、服務記錄、嘉許回饋等各項工作制度逐步完善。蘇州志愿者智慧云服務平臺為全市110萬名志愿者建立個人信息數據庫,記錄了志愿服務活動的相關情況。
山東東營針對志愿服務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鮮明提出“志愿服務,拒絕暗箱”的要求,引導志愿服務各級管理層確保志愿服務活動的真實性,保證服務平臺數據無誤,為此還設立“優秀志愿者全市統一編號”,采用“活動永久公示”機制、“服務時長溯源”機制,提高了志愿服務的公信力。
志愿最需達共識
培育志愿服務文化,營造志愿服務良好環境,首要全社會對志愿服務擁有鮮明共識。
四川德陽利用各種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不斷向社會傳播志愿服務“人人可為、事事可為”的思想,先后組織開展關愛空巢老人、萬人上街文明引導、鄰里守望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傳遞了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的正能量,得到社會各階層的普遍響應。
通過雷鋒形象傳播志愿服務的理念是湖南多年來采取的有效方式,不但湖南日報、湖南公共頻道等媒體開設“雷鋒家鄉學雷鋒”專欄和主題板塊,宣傳普及志愿服務理念,遍布全省的15個雷鋒精神教育基地、1592個社區志愿者工作站、10418個學雷鋒志愿服務崗等平臺,也都凝聚著社會對志愿服務的共識。
在沈陽,四處可見學雷鋒志愿服務廣場和矗立在廣場的中國志愿服務標識雕塑。每周六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日,全市千余支學雷鋒志愿服務組織都會從四面八方匯聚廣場,為廣大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項目。志愿者全天候提供志愿服務,目前全市已建立21座學雷鋒志愿服務亭,計劃在3年內達到100座。
如今,在宣傳推選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中,各地各部門正以此作為推進志愿服務的動力,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推選、宣傳、點贊志愿服務典型,普及志愿服務文化,凝聚志愿服務共識,引發社會熱烈反響。(記者 陳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29集美區大力推進廈門北站志愿服務 擦亮文明窗口
- 2015-12-28豐澤區委文明辦積極組織全國志愿服務 “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
- 2015-12-23龍海義工愛心超市候選全國“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
- 2015-12-23思明區前埔南社區創新志愿服務模式提升社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