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成樓”主人阿耕(前排右二)為游客介紹土樓內的楹聯。 馬斌 攝
游客在參觀客家家訓館。 劉永良 攝
永定客家家訓館開館儀式(資料照片) 馬斌 攝
東南網11月26日(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通訊員 盧基瑩)核心提示:在閩西蜿蜒起伏的崇山峻嶺之間,放眼可見或方或圓、黃墻灰瓦的建筑,這就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土樓所蘊含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永定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寄托著客家先祖、土樓主人對后代的諄諄教誨與美好期望,展現了中華優秀文化和客家優良家風,承載著客家傳統美德。龍巖市永定區于去年6月在“慶成樓”建成客家家訓館,集中展示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體現客家核心價值觀。
“家庭美德需要我們一代代傳承下去,這些‘最美客家家庭’為我們樹立了學習榜樣。”23日,新疆呼圖壁縣婦聯主席焦繼萍在參觀永定客家家訓館后深有感觸地說。
當日,前來參觀該館的還有一批廣州游客,他們也紛紛表示要將最美家庭和諧相處、盡忠盡孝的優良品德融入自己的家庭中。據悉,永定客家家訓館自去年6月15日開館以來,截至今年11月,已吸引上百萬人次前來參觀。
家訓館創意從何而來?
黃氏家規“為士者敦詩書崇禮讓”;趙氏祖訓“勤儉乃居家之本”;林氏家訓“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仁恕正直,是居家良法;恭寬容忍,是居鄉良法;廉潔奉公,是居官良法”……23日,在永定區湖坑鎮“慶成樓”的客家家訓館參觀,這一段段客家家訓深深銘刻在記者的心中。
“土樓之鄉”永定區分布著2萬多座土樓。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展現了中華優秀文化和客家優良家風,承載著客家傳統美德。
去年6月,永定在世遺土樓“振成樓”邊的“慶成樓”建立了客家家訓館,集中展示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提升客家土樓的文化內涵。祖籍永定下洋鎮思賢村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聞訊后甚為高興,欣然揮毫為客家家訓館題寫了館名。吳伯雄認為,優良的家風家教是中國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豐富滋養,應該世代相傳。
客家家訓館展館面積300多平方米,以“堅韌不拔、開拓創新、愛國愛鄉、團結互助、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為主線,通過族譜、圖片、書法和部分實物形式,展出永定境內100多個姓氏中的32個姓氏的祖訓家規,以及永定客家族譜中有記載祖訓家規的19個姓氏族譜,32幀名居、名祠家訓圖片,14幅家訓書法作品。
客家家訓館開館后,成為游客青睞的一道文化風景線。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家研究中心的一批學者還為此專門前來考察,與永定有關專家一起研究客家文化。
祖訓家規內涵豐富
人們參觀客家土樓“振成樓”時,經常可以見到一位頭發花白、善于講解的農民導游。他叫林日耕,是“振成樓”的第二代主人。
“振成樓”由洪坑林氏21世孫林遜之牽頭于1912年開始建造,歷時五年建成,共有208個房間,最多的時候林氏家族有130多人聚居在這幢樓內。林日耕每次在為游客講解土樓精湛的建筑工藝時,都會自豪地著重介紹那些樓內隨處可見的楹聯。
“這些家訓家規寄托著客家先祖、土樓主人對后代的諄諄教誨與美好期望,對于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永定區委書記劉先裘說,為建設客家家訓館,永定區發動廣大群眾搜集、報送各個姓氏家訓,整理祖訓族規,包括姓氏族譜、土樓楹聯、牌匾題刻、村落童謠、雕刻古跡等,共征集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家訓稿件69篇,整理篩選展出了百家姓前20個姓氏和永定客家族譜中記載的家訓。這些祖訓家規,各有側重地節選部分內容集中展示,包含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方面的內容。
客家家訓十分重視人的道德修養。孝悌仁愛、禮義廉恥、積德行善、忠實誠信等優秀品質,被視為立身處世之道。李氏家訓“不睦宗親是不敬祖宗,不敬祖宗則近于禽獸”;吳氏祖訓“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和睦同族,尊敬祖宗,弘揚祖德”……這些家規家訓,體現了做人要從懂孝悌開始。
禮義是治理之法,廉恥為立身之節。陳氏祖訓“禮義廉恥,四維畢張,處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為忠為良”;蘇姓家規“舉動必端,處事必公,為官必廉,事君必忠”;孫氏家訓“能行忠與孝,福祿萬年深,恭寬信敏惠,廉潔謙讓溫,品節宜祥明,德行須堅貞”……這些家訓教育族人要循禮、行義、立廉、知恥。
劉先裘說,永定區委將進一步完善客家家訓館硬件設施,開展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從祖訓家規中受到啟迪,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登上中紀委網站
10月13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的“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推出了“福建龍巖客家家訓”專題片《福建龍巖客家家訓:振綱立紀,成德達材》,介紹了永定客家土樓“振成樓”的20多副楹聯家訓。接下來,該網站還將推出《福建永定客家家訓館:土樓家訓 激勵后人》《定區:土樓家訓 四海
定居于永定的客追宗、耕讀傳家、開拓國等優秀品張貼在土樓人耳濡目染3福建龍巖永流芳》。家先祖把念祖進取、興家報質以楹聯的形式鐫刻、門框及廳堂墻上,讓族,成為各個家族的家規
家訓。這些楹聯潤澤一代又一代客家人茁壯成長,為家族增光,為國家服務。這些傳家楹聯,大都志趣高遠、意義深刻,有濃郁的家國情懷。楹聯的字里行間無不傳達著忠孝仁義禮智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哲理,為其裔孫確立了為人處世的規范,樹起了自我修養的標桿。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組認為,福建龍巖客家家訓內容包含立業、報國、修養、處世、氣節等方面,從傳統家族文化中發掘了豐富的修身內容,為黨員領導干部提供了參照。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11-20三明寧化客家百姓宣講團成立弘揚道德正能量
- 2015-11-06龍巖學院舉辦客家美食暨民間工藝體驗活動
- 2015-11-02土樓楹聯上的家訓 客家人的家國情懷
- 2015-10-23客家家訓:振綱立紀 興家報國 訓以治家 "八德"育人
- 2015-10-23福建龍巖客家家訓(二):訓以治家 "八德"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