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龍巖客家家訓館簡介
“客家家訓館”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洪坑村慶成樓內,創立于2014年6月,為全國首家客家家訓館。展館面積300余平方米,以“堅韌不拔、開拓創新、愛國愛鄉、團結互助、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為主線,通過族譜、圖片、文字、書法等形式展出永定境內32個姓氏的祖訓家規,以及永定客家族譜中有記載祖訓家規的19個姓氏族譜,32幀名居、名祠家訓圖片,14幅家訓書法作品,內容涵蓋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方面,展示客家土樓家訓文化精華。
福建永定客家土樓簡介
永定客家土樓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永定屬客家區縣,境內遍布或方、或圓,或呈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或是吊腳樓等類型大大小小土樓23000多座,是福建擁有最多土樓的縣。著名的土樓包括承啟樓、振成樓、振福樓、衍香樓、慶成樓等。
永定客家土樓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創造性的生土建筑藝術杰作,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筑模式”。2008年7月,與福建其它地區的土樓一起,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視頻腳本
【童謠演唱:“茶油煮菜一時香,松毛點火一時光,貪來錢財食唔落,唔當自家酸菜湯……”】
龍巖永定客家土樓不僅建筑風格獨一無二,馳名中外,而且文化底蘊深邃厚重,熠熠生輝。土樓內家規家訓隨處可見,是土樓客家人立身、處世、創業、治家的座右銘。這些家規家訓秉持中華文化的倫理道德觀念,寄托著土樓客家先祖的信仰和憧憬,激勵著客家后人弘揚祖德、振奮家聲。
這是位于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永定洪坑土樓民俗文化村慶成樓內的客家家訓館。該館創立于2014年6月,為全國首家客家家訓館,用來集中展示土樓客家人各個家族的祖訓家規,傳揚中華文化道德之精髓,凝聚客家人文精神之靈魂,發揮潤澤人心的教化作用,孕育德、才、智,教人真、善、美。
客家家訓館講解員 黃小娜:
“客家家訓館”以“尊祖敬宗、耕讀傳家、開拓進取、興家報國”的客家精神為主線,通過族譜、圖片、文字、書法等形式展陳,展出永定境內32個姓氏的祖訓家規,以及永定客家族譜中有記載祖訓家規的19個姓氏族譜,32幀名居、名祠家訓圖片,14幅家訓書法作品。
中華傳統文化是倫理文化、責任文化?!靶┲倚哦Y義廉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中華文化的DNA??图蚁让裆钍苤腥A傳統文化的浸染,素有恪守祖訓的傳統家風,即使是動亂年代南遷時,也不忘先祖的訓誡,把祖訓帶到了新的定居地。與此同時,隨著家族的不斷擴大和現實生活的需要,又不斷豐富完善祖訓的內容,制訂出新的家訓條約來規范子孫后代的言行。
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歲月如何滄桑,客家先民始終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作為家訓的核心要義。
客家人重視人倫關系,強調百善孝為先,具體地說,在家庭里要做到“孝悌”,就是要“孝敬老人長輩,兄弟友愛協作”。然后,把家庭的人際關系推而廣之,從而正確處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是興家旺業、社會和諧的基礎。
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
和鄉黨以息詞訟,重農桑以足衣食,
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
黜異端以崇正學,讀法律以警愚頑,
……
永定盧氏后裔 盧沂茂:
我們盧氏家訓強調,“敦孝悌、篤宗族、和鄉黨、重農桑、尚節儉、崇正學”,教育后人要孝敬父母,和睦鄉鄰,勤儉耕讀,明禮誠信,知法守法。在家訓的熏陶下,我們永定盧氏人才輩出。
此外,還有比如吳氏祖訓“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和睦同族,尊敬祖宗,弘揚祖德”;羅氏家訓“孝敬父母,克盡子職,尊長愛幼,以敦倫理”。這些家規家訓,都體現做人要從懂孝悌開始,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忠信”是客家家訓中又一貫穿始終的顯著特征。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图胰藲v經戰亂,背井離鄉遷至南方,對國家有著深厚的感情。客家先祖正是把這種家國情懷用家訓的方式向后人生動詮釋、諄諄教導。
“先國家,敦孝友,重喪祭,肅閨門,守耕讀,務勤儉,戒斗訟。” 這是永定王姓的家訓。
永定王氏后裔 王正賢:
我們王姓家訓中把“先國家,敦孝友”放在重要位置,教育我們子孫要胸懷天下、為國盡忠盡責。
永定王氏后人王見川,是清乾隆時翰林院庶吉士,奉命往安徽六安州查水災,賑濟有方,政聲載道。晚年在家鄉設館教學,培養人才;為方便百姓通行,牽頭募款建高陂石拱橋,至今還能通行。
張氏家規“篤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糧息訟”。張氏家族同樣把“忠敬”置于首位,要求后人忠于國家,遵規守法。
而繁衍于永定下洋的胡氏一族對后人履行社會責任、承擔國家義務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錢糧為國家正供,自應遞年完納,不得拖欠。”胡氏家訓里還提到:“榮辱相關,利害相及,忠義為重,財帛為輕?!庇蓝ㄏ卵笾写ù宓暮幕⑹侵膼蹏鴥S領,報業巨子,他說:“愛國是華僑的天職。”“對于忠字,鄙人以為忠于國家為先,所以愛國觀念不敢后人?!笨谷諔馉帟r,他全力抗日救國,創辦的星系報紙,大力宣傳抗日,振奮民族信心,團結華僑共同抗日;他為祖國抗戰捐款捐物,不遺余力;此外,他還熱心于文化教育和醫療慈善事業,在全國各地興建學校和醫院。
管仲有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薄岸Y義廉恥”不僅是治國大綱,關系著國家的興衰存亡,對于家庭同樣也是如此。國無綱紀則亂,家無綱紀則廢??图蚁茸鎸Υ松钣畜w會,不約而同地把禮義廉恥寫入家規祖訓中,教育族人要循禮、行義、立廉、知恥。
陳氏祖訓“禮義廉恥,四維畢張,處于家也,可表可坊 ”。
何氏家訓“人禽之別,禮教攸關”。
蘇姓家規“禮義廉恥,為人豪杰 ,為官必廉,事君必忠”。
孫氏家訓“恭寬信敏惠,廉潔謙讓溫 ”。
魏氏祖訓“孝親睦族,處家表坊,禮義廉恥,仕國忠良”。
禮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對于興家立業更是至關重要。正是因為識禮義、知羞恥、懂廉儉,客家人在遷居南方后,披荊斬棘,經過艱苦創業,才得以在他鄉生存下來,并使子孫繁衍不息,家業枝繁葉茂。
龍巖市委黨校教授 林炳玉:
我們林氏家訓“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仁恕正直,是居家良法;恭寬容忍,是居鄉良法;廉潔奉公,是居官良法。”這些家訓深深影響了我處世立業的態度,做人以誠信為本,做事克勤克儉。
家規默化成習,家風潤物無聲。家訓促使著客家后人繼承祖業、開拓進取。18世紀末以后,不少客家人遠渡南洋、美洲創業,白手起家,成績卓著,涌現出不少商界和政界巨子。他們的成功跟從小耳濡目染的家訓是分不開的。
楊氏家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量其所入,度其所出”。
趙氏祖訓“勤儉乃居家之本,勤者財之來,儉者財之蓄”。
范氏家訓“儉可助廉,勤能補拙,克勤克儉,是為美德”。
林氏家訓“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仁恕正直,是居家良法;恭寬容忍,是居鄉良法;廉潔奉公,是居官良法。”
陳氏祖訓“讀書為重,次即農桑,取之有道,工賈何妨,克勤克儉,毋怠毋荒”。
中國作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張勝友:
客家的各個姓氏,他們的家訓族規各有差異,但都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那就是教育子孫后代做人、做事要遵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边@些祖訓家規成為客家人奮斗不息的理想追求和原生動力,體現著人生的價值所在。
薪火相傳、家風永續。越過歲月的長河,演繹著傳芳家道、流韻家風的客家家訓,以其質樸凝練的風格、深邃篤厚的意蘊、深刻睿智的哲理,訓以養德、訓以育人、訓以治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子弟恢弘先緒,振奮家聲,讓中華文化之光世代相傳,熠熠生輝。
●福建龍巖客家家訓選釋
王姓家訓
先國家,敦①孝友,重喪祭②,肅閨門③,守耕讀,務勤儉,戒斗訟④。
【注釋】
?、俣兀汉裰兀V實;也指使敦厚篤實。此處意為“崇尚、注重”。
?、趩始溃涸岷笾婪Q喪祭。
?、坶|門:婦女所居之處,借指婦女、妻子。
?、芏吩A:斗氣,爭訟。
【釋義】
要把國家的事情放在首位,要注重孝悌友愛,父母去世的喪葬祭祀不能馬虎,族中女子要嚴守婦道,要遵守耕讀傳家之道,務必勤勞儉樸,要戒除爭強好斗。
江氏祖訓(節選)
守信維何,忠實不欺,千金一諾,抵死不移。言忠和篤,誦法自圭①。毋曰小信,大人弗為,講信修睦,大同之基。即如里黨②,尤切提撕③。言必忠信,跬步④不違,蠻貊⑤可行,州里之推。商鞅圖霸,徙木堪師,是由示信,守之勿疑。
【注釋】
?、俟纾汗糯鷾y日影、正四時的儀器。比喻典范;準則。
②里黨:鄰里;鄉黨。
③提撕:教導;提醒。
?、荃筒剑喊氩?,跨一腳;喻指小節。
?、菪U貊(mò):古代稱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釋義】
守信是什么?忠誠老實不欺騙別人,一諾千金,至死也不會改變。說話老實,平和篤信,學習法度、準則。不要以為小的信用,大人物可以不遵守。講究信譽、實行親善,是國家統一的基礎。就是鄰里之間,尤其要互相提醒。說話一定要忠誠老實,一點都不違規,落后的地方可以實行,文明之地就更加能推行了。商鞅為了秦國的霸業,徙木立信的方法值得仿效,用這種方法顯示出的信用,要堅守不疑。
林氏家訓(節選)
明是非、辨忠奸、守節義①、權生死,才算得上大勇。不自用、能用人,才算得上大智。
端正勤儉,是居身②良法;仁?、壅?,是居家④良法;恭寬容忍,是居鄉良法;廉潔奉公,是居官良法。
【注釋】
?、俟澚x:節操與義行。
?、诰由恚喊采?;立身處世。
?、廴仕。喝蕫蹖捜荨?/p>
?、芫蛹遥褐冈诩业娜粘I?。
【釋義】
明辨是非,辨別忠奸,固守節義,權衡生死,才算得上大勇。不剛愎自用,能使用人才,才算得上大智。
品行端正、勤勞節儉,是立身處世的良法;仁愛寬容、堅持正道,是在家日常生活的良法;恭敬謙和、寬容忍耐,是鄰里相處的良法;廉潔奉公,是出仕為官的良法。
蘇姓家規(節選)
凡為子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內外①有別,老小有序。禮義廉恥②,為人豪杰。士農工商,各守一業。
和善心正,語言必謹,舉動必端③,處事必公,為官必廉,事④君必忠,費用必儉,睦人必善,鄉里必和。
【注釋】
?、賰韧猓褐概雍湍凶?。語出《荀子?天論》:“禮義不修,內外無別,男女淫亂?!?/p>
②禮義廉恥:古代提倡的四種道德規范,認為是治國之四綱,亦稱“四維”?!豆茏印罚骸岸Y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倍Y,指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和各種禮節;義,指行為符合正義或道德規范;廉,指稟性方正剛直,不貪;恥,指知羞愧,有羞恥之心。禮義是治理之法則,廉恥為立身之節操。
③端:公正;正直。
?、苁拢菏谭?;供奉。
【釋義】
凡是后代子孫,父母要愛子女,子女要善事父母;兄弟之間要相親相愛;丈夫要正派,婦人要柔順。家庭中遵守禮義,男女有別,長輩晚輩要尊卑有序。遵循禮義廉恥,做才能出眾的人。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要遵循行業規矩。
做人要正直和善,說話一定要謹慎,一舉一動一定要公道正直,處理事情一定要公正公平,做官一定要廉潔,侍奉君王一定要忠誠,費用開支一定要節儉,與鄉親相處一定要和睦親善,鄰里之間一定要和氣團結。
魏氏祖訓
赫赫①吾祖,訓誡有方,諸裔子孫,細聽端詳。克②勤克儉,學工農商。孝親睦族,處家表坊③。禮義廉恥,仕國忠良。人才輩出,國史流芳。宗祖訓章,勉④哉勿忘,光宗耀祖,共創輝煌。
【注釋】
?、俸蘸眨猴@赫盛大的樣子。
?、诳耍耗軌颉?/p>
?、郾矸唬罕?,顯揚;表彰。坊,牌坊。舊時用以表彰忠孝節義、富貴壽考等的建筑物。
?、苊悖罕M力;努力。
【釋義】
我們顯赫的祖先,教訓后代有方法,子孫后代要全面仔細地牢記下來。無論從事學農工商哪個行業,都要勤勞節儉。孝敬父母,和睦宗族,在家里也能顯揚,成為榜樣。懂得禮義廉恥,做國家的忠良。人才輩出,流芳史冊。祖宗的訓誡,一定不能忘記,光宗耀祖,共創輝煌。
沈氏家訓(節選)
人非蚓,飲黃泉①,謀衣食,也需錢,取有道,不傷廉;有執業②,得自全,勤和儉,抵萬千;非我有,勿垂涎,義與利,須衡權;
【注釋】
?、冱S泉:地下的泉水。語出《孟子?滕文公下》:“夫蚓,上食槁壤,下飲黃泉?!?/p>
②執業:指從事的行業。
【釋義】
人不是蚯蚓,可以喝地下的泉水,謀生計,吃飯穿衣都是要花錢,但要取之有道,才不會損害清廉的名聲。有從事的職業,就能夠保全自己,勤勞和儉樸是最要緊的,抵過別的東西千萬倍。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就別貪婪,道義和利益,必須要加以權衡。
●采訪札記
家訓清香沐后人
在陽光明媚的秋日,迎著和煦的秋風,我們一行來到了世界聞名的“土樓之鄉”龍巖市永定區。佇立在土樓“慶成樓”里的“客家家訓館”前,只見那幾株蒼翠的桂花樹開滿了金燦燦的小花,伴隨著秋風的輕拂,陣陣幽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帶著這令人心曠神怡的淡雅沁香,我們走進了“客家家訓館”,感受家訓的熏陶。
“心術正而言行皆正,在朝愛國忠君,在家愛親敬長。心術邪而言行皆邪,悖理橫道,天道斷無漏綱,人可不先正心術乎”,“先國家,敦孝友,重喪祭,肅閨門,守耕讀,務勤儉,戒斗訟”,“文章須報國、忠厚可傳家”,“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入則篤行出則友賢”……展室里的土樓祖訓家規比比皆是,這些家訓敦敦告誡子孫要心系家國天下,其內容都體現憂國憂民、愛國愛家的高尚情懷,凸顯了客家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追求。
客家家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引導族人培養個人價值準則方面極為重視愛家愛國,強調從個人修身做起,先學會齊家,先內化再外化,引導一代代族人真誠地服務社會,報效國家,這是客家家訓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良好的家風與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緊密相連。舍小家,顧大家,為國家??图壹矣栔羞@種濃郁的家國情懷潤物無聲、打動人心。館內第一展室那條“錢糧為國家正供,自應遞年完納,不得拖欠。如有真實絕戶,全無著落者,容后再行斟酌”的家訓更是深深銘刻在我的心中。國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源。沒有國,就沒有我們的安棲之地,沒有國,就沒有我們做人的尊嚴,沒有國,就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振作那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細細品讀著這些客家家訓,我真的為客家先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所感動。這些家訓,代代相傳地教育引導著土樓后人立德修身成才。家風如春風,潤人育心身,只有每一個小家形成良好的家風,每一個小我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才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碑斘覀円恍幸酪啦簧犭x開“客家家訓館”時,幽幽的桂花香又一陣陣撲鼻而來,那質樸無華的桂花樹經春歷秋,默默生長,只為盛開一簇簇淡黃色的小花,把自己的清香無私傳遍人間。我想,這不正是客家家訓“家國情懷,修身齊家”精神的真實寫照嗎?(李暉)
●專家觀點
張勝友:客家人是華夏文明的守護者
中國上下五千年所形成的華夏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續至今的古文明。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傳承至今,是因為其所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超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包容性。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南遷的漢族民系,客家話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閩西永定的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至此,隱居于深山之中,原生態地延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兼容并蓄形成客家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托命人和守護者。
閩西永定客家土樓是客家文化的積淀和物化,堪稱客家文化的符號。在客家土樓里面,一個大家族幾百人聚族而居,對客家的風土民俗,尤其是家訓族規表現得非常豐沛、非常充分??图胰说淖嬗柤乙帲鱾€姓氏雖有差異,但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教育子孫后代做人、做事要遵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代代沿襲的祖訓家規,成為我們客家人奮斗不息的理想追求和原生動力,體現著人生的價值所在??图液笕耸茏嬗柤乙幯?,恢弘先緒,崇文重教,睦鄰相助,振奮家聲,涌現出不少政界、商界、文化界巨子,聞名中外,讓中華文化之光熠熠生輝。
?。ㄖ袊鲄f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張勝友)
林炳玉:端正勤儉是立身處世的良法
客家人在贛、閩、粵邊的山區定居,披荊斬棘,求生存、圖發展,艱苦創業,靠的是勤勞儉樸品格,走的是務實進取道路??图胰松钪Y義廉恥是做人的根本,對于興家旺業至關重要。惟尚勤儉、守禮義、知廉恥,才是人間正道,家業才能枝繁葉茂,興旺發達。
家無綱紀則廢,國無綱紀則亂??图蚁热税选岸Y義廉恥”奉為圭臬,在家訓中多有體現。比如林氏家訓“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仁恕正直,是居家良法;恭寬容忍,是居鄉良法;廉潔奉公,是居官良法”。家訓勸誡后人把品行端正、勤勞節儉作為立身處世的良法;把仁愛寬容、堅持正道作為在家日常生活的良法;把恭敬謙和、寬容忍耐作為鄰里相處的良法;把廉潔奉公作為出仕為官的良法。這些家訓深深影響了林氏后人處世立業的態度,做人以誠信為本,做事克勤克儉。
?。垘r市委黨校教授 林炳玉)
王正賢:忠信愛國是客家人奮斗不息的原生動力
客家人崇文重教,孝悌觀念深入人心。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延伸?!爸倚拧笔强图壹矣栔杏忠回灤┦冀K的顯著特征。家是小的國,國是大的家??图蚁热藲v經戰亂,他們以其獨特的生活方式與頑強的生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輾轉奔波、歷經磨難,從中原遷徙到南方,仍“遠望中原懷故土,慎終追遠不忘根”,對“家”“國”懷著深厚的感情??图蚁茸姘堰@種“興家報國”的家國情懷用家訓的方式向后人生動詮釋、諄諄教導。
為國盡忠盡責是客家人奮斗不息的理想追求和原生動力,體現人生的價值所在。我們王姓家訓,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先國家”,教育子孫后代要胸懷天下、為國盡責。
此外,張氏家訓強調“急公守法,完糧息訟”;胡氏家訓規定“錢糧為國家正供,自應遞年完納,不得拖欠”,還提到“榮辱相關,利害相及,忠義為重,財帛為輕”,強調履行社會責任,承擔國家義務;孫氏家訓規定“能行忠與孝,福祿萬年深”;朱氏家訓強調“不負天子,不負生民,不負所學,君子所以用世”;江氏祖訓規定“守信維何,忠實不欺。千金一諾,抵死不移”。這些家訓都教育后人必須忠信愛國。
(永定王姓后裔 王正賢)
盧沂茂:孝悌仁愛是客家人做人的根本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孝悌是“仁”的根本。具體地說,在家庭里要做到“孝悌”,正確處理家庭內的人際關系,然后,把家庭的人際關系推而廣之,從而正確處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是興家旺業、社會和諧的基礎。
客家人重視人倫關系,客家祖訓家規訓誡后人要注重道德修養,把“孝悌仁愛”視為立身處世之要。孝,即孝順,指善事父母;悌,指敬愛兄長。仁愛,既要愛親人,也包括朋友之間的友愛,要懂得愛護人、關心人、尊重人??图胰说募矣柤乙?,十分強調“孝悌”,教育子孫后代,做人要從懂孝悌開始,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我們盧氏家訓強調,“敦孝悌、篤宗族、和鄉黨、重農桑、尚節儉、崇正學”,教育后人要孝敬父母,和睦鄉鄰,勤儉耕讀,明禮誠信,知法守法。在家訓的熏陶下,我們永定盧姓人才輩出,后人中有盧嘉錫、盧衍豪、盧佩章三位中科院院士。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0-22客家家訓系列專題片在中央紀委官網播出
- 2015-10-15土樓楹聯傳遞樸素哲理 客家家訓上了中紀委網站
- 2015-09-29談傳統家規家訓中可貴的育人理念
- 2015-09-21豐澤:傳家風家訓 樹良好民風
- 2015-09-10林則徐家訓解讀:不孝父母 奉神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