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0月4日,志愿者在北京玉淵潭公園向游客發放宣傳冊。國慶期間,北京各大公園開展“文明旅游我最美”主題宣傳實踐活動。 記者翟天雪攝
② 10月4日,前往杭州西湖景區的游客比國慶長假首日大幅增加,游客文明游園,秩序井然。 遠舟攝
江蘇:
借“互聯網+”創文明之風
勞累的工作之后,不少人選擇在國慶假期出游。旅行中的人不僅看風景,自身也成為別人眼里的風景。作為旅游大省,江蘇也率先擔起倡導和踐行文明旅游的擔子。早在今年“十一”黃金周之前,江蘇各城市就已經推出一系列活動,旨在行舒適之游、創文明之風。9月下旬,江蘇省文明辦又下發了《關于做好2015年國慶期間文明旅游宣傳引導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文明旅游宣傳報道,做好文明旅游引導勸導工作,加強文明旅游管理監督。
記者了解到,江蘇省全面構建了以“智慧旅游”為重要支撐的“暢游江蘇”體系,讓來自各地的游客能夠更便捷、更舒適地享受出游。“互聯網+旅游”的組合充分發揮了互聯網在整合游客消費信息方面的作用。中國江蘇網、江蘇文明網等加強了文明旅游專題策劃,在論壇、博客等欄目設置議題吸引網民討論,利用微博、微信、微視頻、手機客戶端等現代傳播手段,組織開展“文明旅游網上行”等活動,促進了公民文明旅游意識的提升。無錫市靈山啟用快速入園系統,游客憑二維碼或二代身份證即可驗票入園,園內吃、游、行等均能實現“一卡暢行”;揚州市瘦西湖實現WiFi全覆蓋,只要下載APP客戶端,就可享受“走到哪講到哪”的免費智能語音講解服務。記者在江蘇省多個景區采訪時,也體會到“智慧旅游”服務給游客帶來的便捷。這些“互聯網+”的舉措優化了用戶體驗,更好地服務了文明出行和文明旅游。
此外,南京早于今年4月就啟動了“文明旅游·你就是風景”的微視頻和手繪畫大賽,利用多家網絡媒體將此次活動帶進社會各界、大學校園。本次大賽共評出18件獲獎作品,這些作品在南京各大景區通過招貼畫、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形式廣泛使用,營造了南京市的文明旅游氛圍。例如,《清明到揚州來看雨》微雜志將連綿陰雨天氣演繹出別樣雅致的意境,在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讓原本因下雨而少人問津的景點與往常一樣人流如織。江蘇各地管理部門還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臺發布各種文字與漫畫,使得文明旅游的理念更為具體和生動。(記者薛海燕 通訊員 林青)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0-08關注假期文明出行:人在旅途 不忘文明
- 2015-09-15第12期小袋鼠文明出行倡導活動
- 2015-09-01讓信用懲戒成為文明出行的助力器
- 2015-08-26關愛生命 文明出行
- 2015-08-18[海滄]兩岸義工聯盟開“咖啡會議”探討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