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林慧鵬參與“世界咖啡館”會議討論。
14日下午,海滄兩岸義工聯盟舉辦的“世界咖啡館”會議又如約而至。此次討論主題是“文明出行”,還請來了海滄交警大隊的交警林慧鵬和海旅集團公共自行車負責人陳柏延,使得討論內容更具方向性和專業化。義工們針對“如何解決上下班高峰期時的交通問題”“如何提高公共自行車的交通功能”“如何倡導文明出行”等各抒己見,現場氣氛熱烈。
【說拼車】
私家車資源共享 解決早高峰擁堵
“我在石塘立交附近等公交車的時候,看到很多私家車上都只有一個人。要是車上坐滿四個人,不就少了三輛車?”在“如何解決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擁堵問題”的討論上,臺胞義工王欲荷提出了“拼車”的建議。她認為,為了方便上下班,私家車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個人開一輛車,容易擠占日益擁擠的道路和停車位,因此她建議,住在附近的人,同乘一輛車,往相對一致的地方去。
此外,義工們還提出增加公交車的班次、優化公交線路、修建公交專用道、修建BRT快速公交等建議,也有義工建議各單位或部門內部可以錯開上下班時間或休息時間。同時,大家也分享了海滄海底隧道、地鐵2號線等完工的愿景。
【談公共自行車】
92.1%受訪者滿意 請騎車者報告“病車”
兩周前,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的義工們進行了“海滄區居民文明出行情況”的調查,問卷由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丁煜設計、指導和分析。調查共獲得1067個有效樣本,分析結果顯示,海滄居民對公共交通的滿意度整體較高,其中對公共自行車的滿意度最高,為92.1%。
有義工表示,自己曾騎到一輛剎車不靈的公共自行車,“管理人員很難判斷自行車哪里損壞,而坐過的人知道,應該及時反饋,這是每個人的責任。”
“我們很需要來自用戶的反饋信息,這樣可以提高自行車的維修效率,讓每個人都能騎到沒有問題的自行車。”海旅集團公共自行車負責人陳柏延表示,目前市民反饋渠道有兩種,一種是客服熱線,另一種是通過“海滄公共自行車”的微信公眾號。
此外,義工們還提出時常有機動車占用自行車專用道,以及道路上沒有非機動車道等,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
【相關新聞】
宣導文明出行 海滄市民先行
在倡導文明出行方面,丁煜教授總結了義工們的意見后認為,文明出行首先要強化規則意識,包括駕駛員有遵守交通規則意識,乘車者有先上后下、排隊上車的意識。其次,要廣泛提倡禮讓精神,開車不要開斗氣車,不要互相催互相比等,坐公交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位;同時也要提倡綠色理念,提倡騎自行車,多乘公交車。
事實上,在海滄,宣導文明出行早已在行動。2012年3月,海滄市民文明宣導隊成立,主要由各社區、各村的低保戶、困難戶、下崗失業人員、退休企事業員工等熱心群眾組成,他們宣傳文明創建,開展環境巡查,勸導不文明行為,是市民主動參與城市管理的體現之一。
今年72歲的王全官是海發社區文明宣導隊的隊長,每天早上7點半到9點半,下午5點到6點半,無論風雨,他都要穿梭在社區內7個交通要點,進行考勤,了解隊員們的工作情況。“我們的隊員們互相支持,就像兄弟姐妹,還能發揮余熱,為海滄的文明出行做貢獻,很自豪。”(廈門日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