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獎”為好人撐腰 行善“零風險”如何實現
8月22日,中國好人網給四川達州的3名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被訛詐為“撞倒”的孩子頒發“委屈獎”,每人5000元獎勵,由民間基金提供,頒發獎金的民間公益組織負責人談方認為,“給好人發獎就是讓好人做好事之后,不再受到委屈,證明他們不‘傻’。”
時隔兩年,當年的新聞在每天源源不斷的海量信息中早已成了舊聞,兩年之后中國好人網對扶人的小孩及辦案民警頒發“委屈獎”,是給好人應有的榮譽和安慰。
近年來,好人被訛的事情時有發生,讓好人流血又流淚,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扶”還是“不扶”的兩難常常讓善者的舉手之勞存在后顧之憂,讓受困者很難在最快時間握到援助之手。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份“委屈獎”對于這3名熱心善良的孩童和民警而言來得晚了些,但卻表明了對好人的尊重和保護是不應該缺席的態度和決心,推進行善“零風險”,助力重構道德體系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然,完善機制、法律法規讓好人不“難當”是治本之策,但是我們必須得看到法律法規的設立程序復雜、耗時漫長,中國好人網設立“委屈獎”是在重構社會誠信體系、弘揚核心價值觀、尊崇好人上較為快捷、直接的方法之一。
多年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最美人物”評選、中國“好人榜”評選等推薦和評議道德模范的載體已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贊揚,2014年,福建省文明委印發《福建省幫扶和禮遇道德模范實施辦法》,明確了享受政策的對象范圍、幫扶方式等,我省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出臺兼有幫扶和禮遇道德模范實施辦法的省份。為了推動全民共同參與推薦、評議、學習身邊好人,延平區委文明辦通過“家庭公益大講堂”、“道德講堂”、“延平新聞”、《致全區居(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平臺用道德模范事跡報告、公眾點評、南詞表演等形式傳播身邊好人的典型事跡,同時,協調延平區國稅局、延平區地稅局2個省級文明單位與延平區見義勇為道德模范楊有賽、延平區孝老愛親道德模范肖發珠簽訂幫扶協議書,協議期為三年,每年幫扶資金3000元,幫助困難道德模范度過生活難關。讓好人得到應有的回報,才不會讓好人流血又流淚,才是社會對好人的感恩與報答,才會激勵社會正能量,讓更多的人群起效之,從而對社會起到正向激勵,讓好人好事蔚然成風。(延平區委文明辦 詹少萍)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5-09-07小學生獲頒委屈獎 扶正了道德標桿
- 2015-09-07小學生獲頒委屈獎 扶正了道德標桿
- 2013-08-31公交駕駛員被醉酒乘客暴打 “打不還手”獲委屈獎
- 2012-07-19“陽光法案”需要陽光 “委屈獎”與“黑名單”
- 2012-07-19“委屈獎”與“黑名單”孰對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