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強調要在今年秋季利用新生教育、入學教育的契機,以“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為主題,在大中小學校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廣泛進行抗戰歷史、抗戰精神教育。(新華社8月27日報道)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因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在歷史中,我們能夠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規律,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信心與勇氣。而這一切,必須建立在真實了解歷史的基礎之上。我們一直強調“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如何將“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種子深深根植于每一個炎黃子孫——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心田之中,則是整個社會所必須完成的“必修課”,而上好這一堂“必修課”,學校與老師,更是義不容辭。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在第一課所接觸到的知識,其印象必然是格外深刻。所謂“第一印象”,也就包含這一層意思。而在開學第一課,開展以“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為主題的抗戰歷史、抗戰精神教育,正是強化莘莘學子對這一段偉大歷史的了解與認識,正是強化他們對這一段偉大歷史中所體現的偉大精神的感受與領悟。
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主題教育課,莘莘學子們就能夠最深程度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在追求民族獨立時那義無反顧的偉大精神。針對孩子們的心理與接受特點,在開展這一主題教育的教程中,寓教于樂,以生動的故事為載體,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每一個驚天動地的故事背后,都是成千無名英雄那堅強不屈的脊梁。聆聽這一個個故事,莘莘學子們,也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當這一種偉大的抗戰精神,深深根植于莘莘學子們心田之中后,他們不僅能夠銘記歷史,更為從這一種偉大精神中汲取力量,激勵自己在今天的學習與明天的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難,奮勇前行。
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主題教育課,也有其緊迫的必要性。眾所周知,最近幾年,抗戰神劇層出不窮,這些神劇,與其說是娛樂,不如說是愚民,特別是對年輕一代的孩子們而言,其誤導性更是不容輕視。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以“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為主題,在大中小學校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實屬正本清源。都說今天的莘莘學子是社會的未來,那么,還歷史以真實,就意味著讓歷史告訴未來。
這一課是如此重要,所以,我們不僅將其作為“開學第一課”的主題課而認真組織,認真完成,更應該將其作為一門重要課程而常學常新。“好書不厭百回讀”,這一本最好的教科書,最好的教科書中最為精彩的篇章,更值得我們手不釋卷,百讀不厭。引導廣大青少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傳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勤奮學習、崇德向善,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荔城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7-30評論:舉步有禮 行路不難 老人還得扶 心眼也要留
- 2015-07-29【原創評論】學會吃不了“兜著走”的餐桌文明習慣
- 2015-07-29【原創評論】學會吃不了“兜著走”的餐桌文明習慣
- 2015-07-16原創評論:交通文明何須烈日“烤”驗
- 2015-07-16原創評論:交通文明何須烈日“烤”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