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試點
文明風8月18日訊(通訊員 謝黎明) 走進常太鎮洋邊村、馬院村、華亭鎮云峰村等,水泥道路整潔衛生,文化墻美觀大方,綠化帶生機盎然,田間小孩嬉戲打鬧……這一幅幅潔凈、祥和、優美的和諧畫面,是城廂區農村家園清潔行動成果的一個縮影。2015年,區委、區政府將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列入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從強化資金投入、完善設施設備、加強宣傳教育等方面入手,多措并舉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建設“幸福家園”。如今,一個個山川披綠、清水環繞、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幸福家園”雛形初現,正在“美麗”蛻變。
美麗鄉村的發展得力于長效機制的健全
建立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機構。成立了農村垃圾治理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各鎮街均建立了農村環衛工作站,各配備了5名專職人員。建強農村垃圾治理工作隊伍,從今年7月1日起,七個鎮街按照山區每400-500人、平原每500人至少配備一名保潔人員的標準組建環衛保潔隊伍,目前已配置了410人,同比增長52.9%,為保障農村日常環衛保潔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人力基礎。與環衛工人簽訂《環衛承包合同》和《環衛工作責任狀》,保潔人員統一環衛著裝,明確工作職責、保潔區域和工資福利。
建立環衛“三包”三級保潔機制。實行“戶包衛生、村包收集、鎮包轉運”“三包”保潔制度,即:實行村民家庭垃圾袋裝化,放置垃圾桶供保潔員收取;將生活垃圾收集規定寫入村規民約,落實各村(居)區域內日垃圾收集工作;配足垃圾轉運車輛,按照預定路線,由鎮街環衛工作站負責垃圾轉運。
完善農村監管自治機制。推行村內事“村民議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治理模式,發揮村委會自治和群眾主體作用,以村規村約的形式推行在全區108個村莊落實“戶前三包”責任制,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情況納入村務公開范圍,主動接受村民監督和評議。同時,發揮民間組織和離退休老干部、老教師的作用,鼓勵村民投工投勞,由村居老協會組織村莊環境衛生的檢查監督工作。
建立日常巡查整改機制。參照城區城市管理明察暗訪檢查考核的做法,成立了區級專職巡查工作小組,并根據“市季查、區月查、鎮周查、村日查”的要求,進一步健全明察暗訪和量化考評通報機制,區級每月每個村至少暗訪一次、明察一次,各鎮每周對轄區的鄉村至少暗訪一次、明察一次,每個村堅持每日上、下午各巡查一次。同時,開設農村環衛督查微信平臺,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給相關單位,予以跟蹤,及時通報、整改并反饋存在的問題,。
建立農村長效考核機制。制定出臺《城廂區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兩年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城廂區農村家園清潔行動獎懲實施方案》,把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列入鎮街主要領導目標責任考核和年度績效考核內容,作為“美麗鄉村”、“文明村鎮”等評選的前置條件,對未通過農村生活垃圾專項行動驗收的村鎮,采取通報批評、逐級約談督辦等方式予以問責。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8-15劉奇葆: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 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 2015-08-14泉港首個森林公園落成 深化“美麗鄉村”建設
- 2015-08-11永定:爭做鄉村好青年 共創“美麗鄉村”
- 2015-08-03省級文明村鎮山霞鎮三舉措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圖)
- 2015-07-24讓“新知青”為美麗鄉村建設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