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墻
宜居鄉村形成得力于上下齊力的打造
強化農村垃圾治理目標。一是總體目標。對照全市3年專項治理總體目標,開展2年專項提升行動,爭取實現“五有”目標(有足量的保潔隊伍、有完善的設施設備、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到位的監督管理、有穩步提升的福利待遇);二是年度目標。2015年:①完成全區108個村莊的環衛工人標準配置和工資福利待遇提升;②開展清理歷史遺留垃圾一次性整治;③配置一批必備的環衛清掃、清運車輛及果皮箱等;④規劃鎮村環衛基礎設施,完成東海鎮和靈川鎮轉運站的建設、改造并投入使用;年底前華亭鎮動工新建轉運站。2016年:①華亭鎮新建成一個轉運站并投入使用;②重點做好設施設備的維護修繕、補缺補漏工作,鞏固提升專項治理成效,達到至少“一鎮一站”、“一村一點”的設施建設目標;③加大宣傳、完善機制,讓全區所有鎮(街)和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村容村貌整潔有序,村民衛生意識明顯增強。三是鎮級目標。區委、區政府提出“一鎮一方案”的農村垃圾治理工作要求,轄區華亭、常太、靈川、東海4個鎮,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均已制定了垃圾治理實施方案,明確了中轉站建設、環衛設施配套、環衛工人隊伍建設及一次性垃圾整治目標任務。
強化各級治理資金投入保障。建立建立市、區、鎮(街)、村(居)和農戶共擔的資金分擔模式,將農村垃圾治理費用納入各級財政預算。除了市財政補助常住人口每年4元外,我區在莆田市率先提高區級環衛補助標準,按農村常住人口區財政每人每年補25元、鎮(街)補20元以上、村(居)補6元以上,農村垃圾治理經費投入按常住人口每人每年55元以上。同時,由村(居)民委員會制定實施垃圾治理的村規民約,通過“一事一議”的辦法,開征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費,每戶每年繳費120元(五保戶、低保戶、困難戶予以減免),并發動民營企業家、個體經營戶捐款捐物,用于補充改善設施維護修繕及垃圾治理工作。
強化環衛設施設備配置使用。2014年,全區共投入500多萬用于農村垃圾清運以及設施設備采購。今年,將投入1500萬元專用于農村轉運站的建設和農村環衛設施設備的采購。目前,全區農村已配備285個垃圾池、1188個垃圾桶、45個2立方垃圾箱、30個果皮箱、3部密閉式垃圾清運車、11部后裝式垃圾壓縮車、11部鉤臂式垃圾清運車、5部掃路車,6部灑水車、9部洗掃車、6部高壓清洗車、4部小型掃路車、3部護欄清洗車。今年下半年,將加大環衛設施設備購置,到年底前預計將新增28部2立方鉤臂式垃圾車、447個2立方鉤臂式垃圾箱、9部壓縮車、2部小型掃路車、5部清掃車、1部工具車、2部小型農用車,為城廂區農村家園清潔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同時,完善環衛設施設備獎勵補助機制,壓縮式垃圾轉運站和公廁建設在省、市級財政資金補助的基礎上(轉運站:省40-60萬元/座,市40萬元/座,公廁:市5萬元/座),區級財政對壓縮式垃圾轉運站每座另補40萬元,公廁每座另補5萬元;環衛專項車輛和其他垃圾收集設施扣除省級財政補助后,其余部分由市財政給予補助30%,區財政予以補助40%,不足部分由鄉鎮(街道)承擔。環衛設施設備可采取集中談判、統一采購、分簽合同、直達供應的方式購置環衛設施設備。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8-15劉奇葆: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 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 2015-08-14泉港首個森林公園落成 深化“美麗鄉村”建設
- 2015-08-11永定:爭做鄉村好青年 共創“美麗鄉村”
- 2015-08-03省級文明村鎮山霞鎮三舉措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圖)
- 2015-07-24讓“新知青”為美麗鄉村建設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