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市區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專業化公司;開通便民服務欄、微信平臺等信息發布渠道,疏堵結合;聘請信息采集員,推行網格化巡查管理制度
技術人員用高壓水槍清洗墻面。
東南網6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麗明)“喜歡漳州,就別讓她蒙上污垢。清除城市‘牛皮癬’,純凈生活空間。”近日,漳州找丫找生活服務平臺上線,這是漳州為治理市區小廣告現象而建立的一個生活服務平臺。
“牛皮癬”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頑疾,不過,漳州市區的城市管理者正用一套獨特的辦法,努力和城市“牛皮癬”說再見。
購買專業公司服務
如今,走在漳州市區的大街小巷,那些惱人的“牛皮癬”明顯少了。
“以前,居民樓外墻上、自來水管道上都貼滿、寫滿小廣告,讓人煩透了?!彼G城區新橋街道前峰社區居民馬云娜說,現在“牛皮癬”有專人清理,一貼出來很快就會被清理掉。墻面干凈,看著也舒服。
前峰社區主任鄭美芬表示,這里是城中村,以前小廣告特別多,社區也經常組織力量清理,但是前腳剛清理完,后腳又有人來貼?,F在,社區里的小廣告基本沒有了,這是因為現在有專業公司介入、專人負責清理。
漳州市區整治“牛皮癬”的做法和經驗得到了省文明辦等有關部門的肯定,并在龍海市和龍巖市中城街道等地得到推廣和復制,三明、成都等地還專門派人前來取經。漳州整治“牛皮癬”何以成效顯著?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副調研員蔡水金告訴記者:“從2004年開始漳州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將整治‘牛皮癬’的事務外包給專業化公司。這幾年,一直由漳州萬佳友社區服務有限公司中標承包,清除保潔范圍也不斷延伸,由起初的12條主干道,擴大到城區60平方公里的大范圍,從而把中心城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無物業小區及城中村全部納入監管之下?!?/p>
拓寬信息發布渠道
據介紹,目前出現在城市里的小廣告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活服務類信息,如房屋租賃、電器維修、疏通下水道、家政服務等,這類信息大多出現在居民小區的路燈桿、公交車站、工地圍墻和開放式墻體、樓道內等;另一類是危害社會的虛假、詐騙信息,如醫療廣告、辦證信息等,這類廣告通常出現在城中村、小街小巷等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區域。
“‘牛皮癬’之所以長期存在且屢打不絕有著多種原因。”蔡水金說,首先是法規不健全,違法成本低。非法小廣告制作成本低,張貼費用也低,而且張貼過程比較簡單隱蔽,即使張貼者被抓到,處罰力度也小。
“其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確實有市場需求,但是又缺少發布信息的合規渠道。目前,城區設置的公眾廣告發布欄較少,需要發布服務類信息的居民個人、商家,很難找到低成本的信息發布介質?!辈趟鹫f。
針對這一現實,在漳州市城管辦的指導下,萬佳友公司決定采取疏堵結合的管控方式,他們先后開辦了便民服務信息欄、服務熱線、微信等服務平臺。
在第一期試點中,他們在市區累計制作投放了82個便民服務欄;2015年3月,萬佳友公司開通微信平臺,逐步把便民服務的小廣告統一集中到平臺上發布。以前,市區的卷簾門是“牛皮癬”最青睞的一個藏身之處,現在漳州設立了制作維修卷簾門的統一熱線電話?!耙郧皬堎N廣告都得東躲西藏,現在熱線電話會直接將市民電話轉給我們,真是方便多了!”卷簾門小企業主張磊深有感觸地說。
“疏”的渠道建立之后,“堵”的工作量也大大減少,從而帶來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的下降。據測算,目前漳州治理“牛皮癬”每平方公里每年的財政投入不到6萬元。
配備網格巡查人員
5月27日,家住薌城區芝山鎮西洋坪村的吳向珍早上6點從家里出發,開始了一天的巡查:在元光南路上,發現了2張小廣告,她立即停下清理,清理結束后,她用手機把現場清理前后的照片上傳至公司的巡查微信群;在前峰新村,她發現了不少小額貸款的廣告,按公司規定,她把這些廣告帶回公司進行上交登記。
萬佳友公司總經理藍志民介紹,為便于及時實施動態監管,公司將“牛皮癬”管控區域劃分為25個網格,分片管理,責任到人,同時借助電子地圖信息化監控系統,將網格信息體現在電子地圖上,方便查詢、監控到位;巡查人員嚴格執行巡查管理制度,全天候進行巡查保潔,確保及時發現隨時清除。
“現在,我們把小廣告治理納入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監管,全市設立了120名網格化信息采集員。”蔡水金說,他們每月組織1-2次普查,全方位查擺問題。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采取隨機抽查的監管方式,每出現1個“漏查未處置數”扣罰100元;對城中村、無物業小區采取專項普查監管的形式,每出現1個“漏查未處置數”扣罰1元。
為提高承包公司的合同履約能力,漳州市城管辦還制定了《“牛皮癬”清除保潔績效評價辦法》,每月評價一次,評價結果直接與合同價款撥付相掛鉤。同時,還設置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評價等次,評價等次結果作為三年中標有效期限內合同續簽的依據。
記者點評>>> 疏堵結合,頑疾不再難治
記者點評>>>
在許多城市,小廣告成為城市管理中難治的“牛皮癬”,當然有著諸多原因。但是,最根本的癥結在于沒有解決好“堵”與“疏”的問題。
漳州市區疏堵結合整治小廣告并取得顯著成效的做法,無疑給其他城市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一方面要對非法廣告進行嚴厲處罰;另一方面,要根據市場需要,給合法合規的信息找到成本低廉的發布渠道。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一個例子。龍文區步文鎮湘僑村是膠合板生產專業村,有大大小小企業200多家,當地村民經常在自家門口張貼用工、產品信息,專業公司剛剛介入清理工作時,村民十分抵觸。后來,經過與村兩委溝通,專業公司在村里設立了6面廣告牌專供村民張貼各種信息,此舉受到村民的歡迎,因為這樣村民不僅可以發布信息,而且人們的關注度更高,村容村貌又不會受到影響。
在城市管理中,需要多點疏堵結合的招法,這樣,很多頑疾將不再難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04共同醫治高空拋物這一城市“頑疾”
- 2014-10-13交通“頑疾”不能一“曝”了之
- 2014-09-25三元開展市容專項整治 多部門聯合整治夜市頑疾
- 2014-08-07安溪學子立志學醫治好奶奶頑疾 學費愁壞一家人
- 2014-04-02莫使"廣場舞"成城市頑疾 親情的路上 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