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里還說:
“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讀書的目的是明白道理,而不是為了考試得利、一舉得名;做官的目的是為國為民,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一家顯赫。我們現在常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向上,這就是學習的快樂和學習的成就了,那么,似乎可以把考試的壓力、把分數的高低看得淡一點;我們還常常說“反腐倡廉”、說“為人民服務”, 如果為官一任、對社會有所建樹就是圓滿,那么大概就可以把食色誘惑、把仕途升降看得淡一點。這就是:“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這些家訓與家書,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家文化,是修身齊家的文化,是誠意正心的文化,是服務社會的文化,是報效祖國的文化。在這樣的家書、家訓里,我們的家風是積極向上的,是溫暖智慧的,是充滿愛意的。最后,我們用現代史上大翻譯家傅雷寫給兒子的 《傅雷家書》中,一封飽含著濃濃愛子之情的書信,來為本期收尾:
親愛的孩子:
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憶的;我們嚕哩嚕嗦的抖抖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真的,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這幸福不知應當向誰感甜,盡管我沒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謝謝上帝了!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盡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厭煩。也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高峰的頂尖上所想的,所見到的,比你們的不真實。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現實卻給你證明我并沒大錯。
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這兒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
你走后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圣潔的,慈愛的!
家門里的愛是那么靜水流深,深沉雋永卻難有華麗的言辭表達,于平白口吻中盡顯作為父母的牽掛與嘆息,家文化就在這里體現。常回家看看, 最好的假期是有書香的假期,最好的家風是書香傳家的家風。本期“家訓與家書”,祝大家春節快樂,愿家家和美,愿家和萬事興。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19傳播良好家風 龍海市表彰292個“最美家庭”
- 2015-03-18書香一縷傳家風
- 2015-03-18家風是清明厚重的價值載體
- 2015-03-18漳浦何德煌:傳承家訓正家風 熱衷調解促和諧
- 2015-03-18德化縣開展“正家風傳美德——老前輩道家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