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文化產業肩負著拉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任務。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文化市場風云變幻,許許多多的文化事件、文化熱點、文化現象構成了2014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整體圖景。當歷史的車輪駛進“十二五規劃”收官的2015年,2014年的文化產業有哪些熱點值得回顧?
IP
從狹義上講,IP(Intellectual Property)代表內容版權。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版權的發展與保護水平被國際社會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去年手游行業IP搶購風潮的興起,經典動漫、熱門影視、網絡小說等優質IP成為各大文化企業爭相搶購的重點,對優質IP的多元化全產業鏈開發也成為影視公司、手游公司以及網絡公司的標配商業模式。以網絡文學為例,2014年,《花千骨》、《盜墓筆記》、《擺渡人》、《匆匆那年》等十幾部熱門網絡小說即將或已經被改編為電影或電視劇,網絡文學IP授權已經到了動輒百萬元的地步。
隨著網絡文學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版權價值快速放大,各大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對網絡文學進行布局。2014年9月,騰訊宣布以優質IP為核心的影視業務平臺“騰訊電影+”正式成立,IP成為騰訊布局影視業務的切入點;2014年11月,在錯失盛大文學的收購后,百度宣布成立百度文學平臺,意在打通影視、游戲、動漫等眾多領域實現全產業鏈開發。
文化資本
從2013年開始,各路資本就開始對新興的文化產業表現出濃厚興趣。2014年,在政策利好和市場消費需求升級的雙重背景下,文化企業的并購與投資成為一種常態。
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2014年12月底,文化產業全年共發生并購事件將近160起,并購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2014年前6個月的并購規模已超過2013年全年總規模。這些并購主要發生在影視傳媒、游戲動漫、移動互聯網、教育培訓和旅游戶外5個行業板塊,其中影視、新媒體板塊是并購的熱點領域,55起事件并購金額達450億元,占并購總金額的45%。與2013年相比,并購事件涉及領域更廣,熱點領域也由游戲動漫轉移到影視傳媒領域。
跨界融合
為了推動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進一步融合,擴大文化產業自身的輻射半徑。2014年3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新舊媒體融合。
此外,2014年,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也頗值得關注。國家旅游局統計發現,去年國慶長假游客在人數增長的同時,門票收入卻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業內人士分析,傳統旅游業正在轉型升級為以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創意旅游。把含有文化內涵的元素和符號通過創意設計加載到時尚消費上已經成為今天旅游產品開發的方向。不少旅游地已經形成了白天旅游,晚上看演出的特色文化旅游模式。
加快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可以催生許多新的業態。這些新興業態,絕大部分屬于現代服務業的范疇,發展速度快、發展潛力大,對于推動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具有重要作用。
藝術金融
在高壓反腐的背景下,2014年的藝術品市場,雖然也有明代雞缸杯、唐卡之類的天價拍品奪人眼球,但價格低迷卻是不爭的市場主旋律。不過藝術品市場的低迷現狀反而倒逼了藝術金融的發展,使其成為打破藝術品市場瓶頸的突破口。
去年8月,中國證監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首次將以藝術品、紅酒為投資對象的私募基金納入監管范圍,業內普遍認為這是沉寂已久的藝術品基金市場再度被激活的信號;11月,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發布年度項目評審報告顯示,藝術基金2014年度擬資助項目為394個,擬資助總額近4.3億元。藝術與金融的結合正在日益改變藝術品投資的游戲規則,重構藝術品產業鏈。
文化眾籌
2014年無疑是眾籌行業被全面滲透的一年。其中,文化眾籌備受關注。
2014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推出娛樂寶,用戶出資100元即可投資熱門影視作品,預期年化收益率7%,娛樂寶首期電影項目為《小時代4》、《狼圖騰》等影視作品;百度發起的百發有戲電影眾籌項目也為《黃金時代》發起眾籌;11月,文化企業眾籌平臺——文籌網正式上線,這是專門為小微文化企業項目融資成立的眾籌網站,文籌網可以為小微文化企業提供募資、投資、孵化、運營一站式綜合眾籌服務。除此之外,還有專門分類的游戲眾籌、演出眾籌等多種模式正在興起。
互聯網化
2014年又是互聯網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再造和升級的關鍵一年。眾籌、彈幕、網上直播音樂會、碎片化出版……不經意間,互聯網已經從影視、演出、圖書等各領域滲入傳統文化行業,并悄然改變著傳統文化產業。中國文化企業結構在互聯網對文化產業重塑的過程中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很多傳統文化企業正在或已經搬到互聯網上,互聯網企業正在主導文化產業并購和資源整合。平臺為王、內容為王、專業垂直、O2O模式、延長產業鏈、股權眾籌以及在線直播和在線參與等成為2014年文化產業的主流商業模式。
有人用“具有顛覆意義”來形容2014年互聯網對傳統文化產業帶來的改變。互聯網不僅使某一個文化產品的開發、營銷和銷售方式更加多元,也使整個文化產業迎來了一次新的升級。(高慶秀綜合整理)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1-27莆田古民居馬蘭順僑宅 見證文化根脈的保護傳承
- 2015-01-27邵武市金坑鄉:“三下鄉”走進金坑 群眾享文化大餐
- 2015-01-27武平:巧借客家文化內涵,打造旅游消費新亮點
- 2015-01-23泉港區“文化惠民工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15-01-23馬艷蘭:傳遞古田紅色文化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