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27日訊(通訊員 石開連 鐘茂富 廖宜毅)“都是來自廣東、廈門等地的旅游大巴,節假日數量更多。”1月22日,武平城區的李大爺在經營著的一家富有客家文化印記的小商店里,看著各式旅游車輛進進出出,滿臉掛上笑容。近年來,武平縣借助生態優勢,結合客家文化研發旅游紀念商品,并突出養生主題,不斷拓展旅游消費。
融入客家文化,創新旅游文化商品
武平縣借助豐富的客家文化內涵,利用生態、不銹鋼產業等優勢,出臺政策扶持企業研發旅游商品,生產出一批滿足游客審美需求,獨具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紀念品,尤其是加快開發生態型“即食即用”商品,以提升購物消費占旅游消費的比重。目前,以億山、野山農業等為龍頭的高科技企業,利用當地原生態食材,推出南瓜干、秋葵干、香菇干、豬膽肝、靈芝養生茶等系列“即食即用”食品;以林下經濟為基礎,推出富貴籽、梁野冬青、葫蘆等小型觀賞盆栽,以及自制茶樹菇、筍干、木耳、花生等農家干品,根雕、竹木雕等富有客家文化印記的旅游紀念品。該縣還注重引導不銹鋼企業研發制作定光佛車飾、梁野山標志性景點車掛、武平風光“冰箱貼”等裝飾品。這些富有客家文化內涵的旅游商品,不僅增加了旅游商品附加值,還增強了外地游客對武平旅游的“回味”。
突出養生主題,主打客家藥膳
先前客家地區地處瘴癘之地,地瘠水寒,客家先人在與當地原住民交流融合的過程中,吸納了原住民在惡劣條件下戰勝自然的“生存秘訣”,包括諸如蒙上巫術色彩的藥膳,因陋就簡,就地取材,把山上容易獲取的各種藥材,佐以獨特配方,以多種就食方式融入日常三餐,不僅提升了主食材味道,還形成了獨特的療效,成為客家地區的千古不傳之秘。客家藥膳大體可分為直接食用、配料、泡酒、粄類、腌制、糖果點心等六類。直接食用類,諸如炸炒蜂蛹、葛蟲,因其富含高蛋白等成分而成壯陽佳品,被當地人稱為“子彈”。至于配料類,更是層出不窮,由紅菊、生姜等配料制成的“雞酒”,屬補氣補血的絕妙良方,是客家人“坐月子”必不可少的食品;燉湯煲湯的,如鴨腳草燉排骨,蓮子燉鴨嫲,香藤根煲豬腳,艾根燉老番鴨,魚腥草蒸鯽魚,仙草雞,茶葉雞等等,要么降火除濕,要么驅傷祛風,要么治療小兒疳積,療效不一而足。另外,黃粄、艾葉粄、韭菜粄;腌制柑橘皮、柚子皮、芋荷干、菜頭皮;點心糖果類,冬瓜糖、姜糖、花生糖等,成為頗具客家特色的風味小吃。武平縣因勢利導,引導規范制作生產,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富有巫風色彩的客家藥膳漸漸撩開迷人面紗,成為外地游客享受客家獨特養生魅力的“印記”。
借助電商平臺,推出山中鮮果
如今在武平,電商已不是新鮮事。“微店”漸成燎原之勢日漸蔓延開來。位于梁野山景區的“梁野山土特產網店”,不僅在旅游區內銷售產品,還為心儀梁野山的游客提供各類遠程購物服務。縣城的“姐妹花網店”,也成為電商平臺上的佼佼者。他們通過現代網絡平臺,不僅銷售武平土特產的干貨,還把新鮮的野果,諸如牛哈卵、當蓮子、芶子、油頭等特產遠銷各地,讓許多外地游客因山中野果而慕名前往武平。(武平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21武平縣王桂發:用生命踐行群眾路線的好公仆
- 2015-01-21龍巖武平:百年廟會有新意 文藝教化引領新風尚
- 2015-01-20武平縣平川鎮:文化惠民引領鄉風文明
- 2015-01-16武平縣舉辦“幸福家庭”大型公益講座
- 2015-01-16武平縣城廂鎮:鄉村廣場舞引領社會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