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由廈門六家老字號企業發起的廈門老字號協會已正式成立,首批協會會員超過了60家,黃則和掌門人黃榮華出任首屆協會會長。通過老字號協會這個平臺,通過尋找商業合伙人的形式,讓已經消失的廈門老字號重現市場。(11月20日 廈門網)
何謂“老字號”,說白了就是歷史悠久,獲得社會廣泛認同的商號。我國的老字號主要集中在醫藥、餐飲、食品等行業。許多企業走過百年風雨,傳承了獨特的技藝、服務,成為我國寶貴的商業財富和文化遺產。老字號是質量、信譽和服務的保證,在老百姓心目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分量和地位。
遺憾的是,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之下,傳承至今碩果僅存的“老字號”寥寥無幾,發展前景不容樂觀。紅旗照相館、永久自行車、回力球鞋、紅星牌收音機、蝴蝶牌縫紉機……這些曾經在過去幾十年里盛極一時的名字,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曾經輝煌的“老字號”在新產品、新技術、新營銷、新消費面前稍顯力不從心。基礎設施日趨陳舊、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體制機制長期僵化、傳統工藝不斷失傳,諸多原因導致了“老字號”企業發展空間逐漸縮小甚至退出了競爭的舞臺。有多少“老字號”已經消亡,我們無從知曉,但是大多數“老字號”舉步維艱卻是不爭的事實。據商務部的調查顯示,我國目前1600余家老字號企業中多數出現經營危機,其中70%表示經營十分困難,20%處于勉強維持狀態。
眾所周知,“老字號”之所以能夠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和喜愛,真材實料、貨真價實是最為關鍵的因素。當今市場經營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我們有必要呼喚“老字號”人情味和誠信精神的回歸。讓越來越多的“老字號”煥發青春,延續昔日的輝煌,這是社會各界對老字號企業的期許。
如何讓凝聚了數百年商業文明的老字號如何走出新天地,走進春天里,仍然是一個需要思考的課題。筆者以為,除了充分挖掘自身的優勢和品牌價值,還應該找準市場定位,在產品設計方面緊跟時代潮流,同時創新生產機制以及營銷策略。這樣才能讓“老字號”枯木逢春,在求新圖變的社會潮流中重新煥發出生機。(葉淑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15泉州上百年雪片糕:甜甜古早味 片片糯米香
- 2014-08-18德化月記窯:柴煙裊裊“古早味” 帶來了新生機
- 2014-08-18古早禮娶親 石獅文化周閩南婚俗文化展引人入勝
- 2014-08-07晉江金井上包:松軟甘甜 傳承六代人的古早味
- 2013-07-23《園林》將拍攝泉州方言吟唐詩 重現濃濃“古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