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紅黑榜”讓“老賴”成過街老鼠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以誠為本”、“一諾千金”的說法。然而,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完善的今天,講誠信理應成為經營者恪守的首要原則,但出于自身利益,一些個人、企業鋌而走險耍起了老賴,讓道德蒙羞、信用失范。
當前,全國各地大力推行誠信“紅黑榜”制度,福建對“有錢不還,法院判決不執行的‘老賴’,或者是參與非法傳銷、電話詐騙的人員,今后將被定期向社會公布。并從交通出行等六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限制”;甘肅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媒體,發布誠信企業紅名單和失信企業黑名單,發布失信企業和個人懲戒措施,提高全社會對誠信建設的關注度,堅持做到每季度發布一次;而揚州對道德“紅黑榜”則在全市顯要位置大型LED顯示屏公示,接受市民的評判……各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讓一大批“老賴”,猶如過街老鼠,無處遁形。這無疑是大快人心的一件好事。
筆者認為,誠實守信是堅石,是一種力量,是一種自信。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就是要通過道德素養的養成,讓人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熱愛,就是讓他們有勇于擔責的肩膀,有堅強的意志去積極投入工作學習和生活。無論榜的紅與黑,考量的都是做人的誠信,歸根結底是考驗人的道德。從這個意義上說,建立榜單發布制度,就是道德的弘揚與鞭笞。從宣傳領域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曝光率,可以有效的打擊誠信缺失帶來的欺詐,“老賴”也隨之顯形。這是社會法治的必然結果,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有力手段。只有人人心中懷有一份誠信之心,行誠信之舉,才能建成文明家園、美麗中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李俊輝)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1-25五保戶孔眉蓮:“生活再艱難,也要守誠信”
- 2014-11-18先看病后付費 誠信帶來多贏
- 2014-11-14泉港區:傳遞誠信“正能量” 踐行核心價值觀
- 2014-11-07誠信校園建設 需要社會合力
- 2014-11-07限制“失信者”高消費 誠信建設邁出的黃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