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公布了13名典型“老賴”,連同全省另外7000多名失信被執行人,將被限制高消費,出行禁止乘坐飛機和火車軟臥。今后,動車“一等座”也將列入禁止失信人消費名錄。從2014年9月開始,江西法院系統建設的執行綜合信息管理、網絡執行查控、失信被執行人懲戒“三大”執行系統已正式試運行,為破解“老賴”執行難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華網)
孔子曾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以。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說,一個人沒有誠信是根本不可以的,人沒誠信就像車子無輗軏一樣,是不可能前行的。“誠信三冬暖,失信三伏寒”?!叭藷o信不立, 國無信不安”。人無誠信不能做人,只有誠信才能交得天下朋友。以誠待別人,別人才敬你;以信辦實事,事事才能成。誠信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一部分,是經過幾千年傳承積攢下來的精神養料。誠信是做人之本,所以我們應該經常用誠信的尺子來丈量自己,堅持以誠信的言行去對待別人。
如今社會誠信危機非常嚴重,“吃、穿、住、行”等事關人民生活的質量誠信問題泛濫,讓人們對生活己充滿著擔憂;“扶不扶”等屢屢出現的道德誠信問題也讓人們對做好事望而生畏。是什么讓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在誠信之路上迷失了呢?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在實用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下,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扭曲,讓誠信的價值被貶低;二是社會誠信制度的不健全讓“小人”們鉆了空子。實用主義讓人們學會了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拜金主義讓人們失去了理智與良知。為了錢權不惜一切代價,不擇一切手段,而因此滋生了各類誠信問題,給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傷害。又因誠信制度的不健全又讓百姓受傷的心未能得到有效的安撫,這就加劇了人們的不信任,讓信任危機的裂縫越來越大。
以前對“失信者”的懲罰多以罰款為主,實際上這樣的處罰是沒有多大效果的。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眾多“失信者”大多都是很有頭面的,他們的一個共性就是不太缺錢,因此罰幾個小錢對他們來說傷不了筋動不了骨,況且“青山”是還留著的,只要風聲一過就又開始燒起火來,并且還有越演越烈之勢。要想讓失信者改掉“前扉”就得讓他們先感受到“痛”,越痛越能促其反省改正。對失信者以罰款為主的懲罰給不了失信者的痛,因此也常常是隔靴搔癢而已,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反觀如今江西的做法,給失信者建立失信檔案,限制其高消費,讓其出行禁止乘坐飛機和火車軟臥,至少會讓失信者長期處于心理折磨之中,既在心理上受到了懲罰又在生活上受到實實在在的影響,這不得不讓失信之人在失信時考慮失信的代價,以代價去自律,去控制自己的失信行為。江西的做法扣到了人心,我們都該為之翹指點贊。(吳新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02最高法設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 將每天曝光“老賴”
- 2014-08-29寧化法院向“老賴”亮劍 加大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力度
- 2014-08-20我省已公布81944名失信被執行人
- 2014-08-20福建省召開“構建誠信 懲戒失信”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
- 2014-08-12沙縣法院充分利用大眾媒介曝光失信被執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