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文明委組織召開了2014年誠信“紅黑名單”發布會,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赤峰市國家稅務局、赤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8家單位分別公布了各自領域誠信“紅黑名單”,共230家企業和個人上榜。其中,86家企業登上紅榜,144家企業和個人被計入2014年度誠信黑名單。(內蒙古新聞網)
一直以來,誠信就是道德的基石,是對人們的行為準則最基本的要求,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誠信也是最為倚重的社會道德規范之一。而且對于個人來說,誠信是做人之道、立身之本。對于社會來說,誠信是經濟活動的原則,是社會交往的基礎。因此,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底線,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
從某種程度說,市場經濟就是一種信用經濟。當下,我國經濟正處于市場經濟結構再平衡的轉型時期,但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卻相對滯后,個人誠信、商業誠信、社會誠信面臨不小的挑戰,背信棄義、爾虞我詐、唯利是圖等各種不誠信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市場經濟的質量,降低了市場經濟的運行效率,甚至毒化了社會風氣,阻礙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因此,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已經成為當下一項緊鑼密鼓實施中的偉大工程。
形成講文明、守誠信的社會風尚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多側面、多角度入手,用法律和道德的力量,以誠實守信為準則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因此,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的當下,由相關部門經過認真審核,向公眾發布經濟社會生活中的誠信紅黑榜也是比較通行的做法,這對于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和推動作用。
公布誠信紅黑榜單,目的是為了通過張榜公布的形式,引起全社會輿論的關注,達到表彰誠信,懲戒失信的效果。但是我們需要弄清楚的一個問題是,誠信紅黑榜單本身并不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那些老賴們是否會因為上了黑榜就改邪歸正了,顯然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因此,如果對誠信紅黑榜單僅僅是一曬了之,公布了之后就沒了下文,這對于營造“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來說,顯然還遠遠不夠。
上紅榜者都有哪些秘訣,他們在社會生活中是如何堅守誠信的道德準則。上黑榜者是如何踐踏誠信,一步步登上黑榜,他們還會因為失信而付出哪些代價。這些都是公眾感興趣,但又無法從誠信紅黑榜上知道的。因此,公布誠信紅黑榜單之后,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對誠信者的深度挖掘宣傳和對失信者細化懲戒手段的后續配套措施。
上紅榜的誠信者覺得,上紅榜是一種激勵、一種榮譽、一種自豪,是誠信的結果。上黑榜的失信者懂得,上黑榜是一種過錯、一種懲罰、一種恥辱,是失信的代價。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要讓誠信紅黑榜成為無形的道德力量,而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信息發布。否則,誠信紅黑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失去了在推動社會誠信建設過程中應有的意義。(文一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25五保戶孔眉蓮:“生活再艱難,也要守誠信”
- 2014-11-18先看病后付費 誠信帶來多贏
- 2014-11-14泉港區:傳遞誠信“正能量” 踐行核心價值觀
- 2014-11-07誠信校園建設 需要社會合力
- 2014-11-07限制“失信者”高消費 誠信建設邁出的黃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