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從源頭治理餐桌污染 二維碼一掃豬肉底細全清
黃勁超 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吳雪瑩 通訊員 劉啟國)
餐桌上的豬肉從哪來?市民在大型市場購買時,只需用手機掃一掃追溯碼小票上的二維碼,即可了解從養殖到銷售的信息。這種食品安全流通可追溯系統已在廈門建立推廣,為市民的餐桌拉開了一張從種養到加工、流通、消費一條龍監管的“食品安全網”。
11月5日到6日,國務院食安委組織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采訪團抵廈采訪。廈門市市場監管局以及工商、衛生、質監、農業、海洋與漁業、檢驗檢疫等部門,針對廈門治理“餐桌污染”工作經驗和創新舉措進行介紹,并安排記者們參觀翔安如意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埔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多家食品生產和銷售企業,對廈門食品安全管理經驗進行系統的了解和采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7-15閩出臺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動方案 治理餐桌污染
- 2014-04-16福建啟動“食品放心工程”治理餐桌污染
- 2014-03-14福建兩部門聯合整治學校“餐桌污染” 歷時9個月
- 2014-02-11福州今年治理餐桌污染 重打“病死豬、地溝油”
- 2013-03-12福建治理餐桌污染 每半年監測一次食品安全風險
- 2013-01-30石獅治理“餐桌污染” 2012年檢測指標“全優”
- 2012-12-28福建“兩節”期間治理餐桌污染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