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就穿那么幾套衣服,在工地和工人吃大鍋飯,外出住宿和司機住標準間……在親朋好友眼里,唐山農民企業家、中海神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世民不像是一個資產過億的大老板,更像是一個“土得掉渣”的老農。(河北日報)
看完“節儉老板”王世民的先進事跡,筆者內心由衷的敬佩,絕對是一個好人,值得我們點贊和學習。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好人好事的先進事跡有很多,也許好人王世民只是其中之一,也許他的事跡很平凡,但平凡的事跡卻激發出很多正能量,平凡的舉動帶來精彩的人生,我們社會需要這樣的好人,需要將愛心廣泛傳遞下去,需要把愛灑滿人間。
“對自己摳門兒,對非親非故的殘疾人卻慷慨大方。”這是好人王世民留給大家的印象,事實也證明,王世民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僅長期資助42位殘疾人,還幫助殘疾人創辦了20多家企業,使數百名殘疾人實現就業或自主創業,20年義捐數千萬助殘。“樂于助人”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好人王世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切,他的善舉義行,是對傳統美德的最好詮釋,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廣泛傳遞下去。
透過好人王世民的先進事跡,筆者認為,他身上有很多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這股正能量需要廣泛傳遞下去并發揚光大。
首先,他的那份“愛心”。我們從好人王世民先進事跡中能夠看出,他是一個心地非常善良的人,自己勤儉節約對自己摳門兒,對幫扶的殘疾人卻慷慨大方,從側面反映出他樂于助人,也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
其次,他的那份“知恩圖報心”。作為一個農民企業家,我想,肯定也經歷過挫折困難,一路打拼才取得今天成績。透過記者采訪,他有過殘聯工作經歷,深刻地感受到殘疾人尤其是高位截癱患者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于是他就開始資助殘疾人,并與他們結下不解之緣。不難想象,在當今社會,殘疾人相對來說是一個弱勢群體,需要我們社會更多的關心與關愛。作為社會一員,好人王世民盡了自己一份社會責任,熱心從事公益事業,懂得知恩圖報,用行動回饋社會。正如好人王世民所言,“我從社會上獲得經濟上的積累,理所應當回饋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6網友吐槽快餐店“被浪費”普遍 倡節儉消費
- 2014-10-13莆田涵江區37對新人節儉辦婚禮 新青年新婚尚
- 2014-10-13廈第二批文明餐桌示范點揭曉 市民節儉惜福意識增強
- 2014-09-26永春縣實驗小學開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活動
- 2014-09-04湖里區推行“三舉措”倡導節儉養德作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