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后,道路恢復了正常通行,安全隱患減少。
用于安置流動攤販的涌泉臨時農貿市場內井然有序。
▲整改前,一些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秩序混亂。
東南網9月23日訊 對于流動攤販的存在,老百姓們可是非常有發言權:由于攤點隨處可見,偶爾在下班后買點水果蔬菜還挺方便,價格上也可能相對便宜,然而,“小便捷”背后折射出的更多是流動攤點存在的問題——多數開設流動攤點的商販沒有合法的經營執照,有時為了能夠占據“黃金位置”,甚至不惜將放置物品的車輛停放在小區入口處、公交站臺旁等公共場所,既存在安全隱患又造成道路擁堵,而一旦出現衛生問題、買賣糾紛,消費者也很難維權。很多市民就反映稱,“流動攤販確實給我們帶來過很多方便,但看到他們也造成了環境污染、道路堵塞和其他問題,還是希望有關部門堅持嚴格管理。”
流動攤販的存在帶來的種種問題是影響市容市貌的頑疾,怎么治理才能事半功倍?今年下半年以來,集美區城管執法局依照市容管理工作的相關法規,并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以及“人文集美”的文明創建工作,通過加強宣傳、定點執法、疏堵結合等方法,狠抓市容管理工作落實。如今,集美區的主要鎮街上流動商販減少、道路恢復順暢通行等現象代替了過去“亂七八糟”的場景,無不讓過往車輛和周邊居民豎起拇指“點贊”。
專項整治助力城市街道重現整潔
7月2日,廈門涌泉集團有限公司將一面繡有“文明執法,熱情服務”的錦旗及感謝信送到集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灌口中隊,對中隊執法人員出謀劃策,急企業、百姓所急的熱情服務表示感謝。
原來,長期以來,廈門涌泉創業園靠近324國道一側存在車輛停放雜亂無序、衛生環境臟亂、攤販擺放無序等現象,嚴重影響廈門涌泉創業園及周邊市民的出行,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之前有過多次整頓,都未徹底規范到位。
面對這個“老大難”問題,在6月中旬,灌口中隊制定詳細整治方案,并聯合灌口鎮綜治辦、派出所等部門積極開展專項整治。集美區城管執法局灌口中隊的辦公室負責人張永勇告訴記者,灌口中隊在整治開始前就做足了準備,比如結合當地情況,先定制了方案,然后一邊進行宣傳教育,一邊結合調查統計出的攤販數量,尋找安置攤販的場所。
6月16日是集中整治涌泉創業園周邊占道經營亂象的第一天,當天正值臺風天,但100多名執法人員還是集體出動,冒著風雨早早來到現場。每看到一個流動攤販來到路邊準備擺攤,執法人員就會對其進行勸說,并將其引導至不遠處的“臨時農貿市場”內的攤點前。當天,占道經營的現象就有所改觀。隨著之后幾天的繼續勸導,自覺將攤點移到市場內的指定地點,成了攤販們的共識。
今年下半年集美區開展專項整治市容市貌工作以來,執法人員不畏風雨烈日,每天早出晚歸做好定點監管工作,即使是夜間,也有值班人員加強巡查,保證“24小時不留空”。除此之外,還定期開展大型執法行動,比如杏濱中隊就針對轄區內光華路十字路口、岑尾路等路段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現象,每隔一周、半個月、一個月就分別進行綜合整治行動。不僅如此,一些工作人員還在工作過程中獲得靈感,為城市規劃出謀劃策。
集美杏林街道的白泉菜市場是目前該街道轄區內唯一一個菜市場,由于建設時期早、面積小,加上周邊人口不斷增加,菜市場內漸漸無法容納下新增的攤點,以至于近些年來一些流動攤販陸續集中到農貿市場外的街道邊占道經營,給道路交通造成了極大的擁堵。針對這一情況,今年以來,杏林中隊的執法人員不僅在街道牽頭的情況下,聯合派出所、工商部門等開展了整治工作,還在不久前,針對政府關于對白泉菜市場進行改造以及新開設菜市場的意見征集中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共同參與市容整治還需疏堵結合
18日上午,記者來到廈門涌泉創業園靠近324國道一側,相比幾個月前熙熙攘攘的景象,如今的整潔令人眼前一亮,而在距國道十幾米外的“涌泉臨時農貿市場”內,則呈現出了井然有序的買賣場景。
記者看到,來自貴州的杜女士正在整理她的蔬菜攤:種類多樣的蔬菜瓜果被她一一分類,整齊擺放在攤位上相應的位置。既要頂著風吹日曬,又要起早貪黑和他人搶有利位置的情形,早已停留在了三個月之前。“不用像原來那樣每天又累、收入又沒有保障,還不用總和別的小販吵架。”杜女士開心地說。
這些改變,得益于集美區城管執法局在管理手段上的創新:借助群眾力量,疏堵結合。
廈門涌泉集團有限公司物業管理處的辦公室主任陳毅生目前正負責管理“涌泉臨時農貿市場”,他告訴記者,創業園附近流動攤點云集的現象,已經存在多年,他們也曾代表公司出面勸導過,但是攤販們依舊我行我素,到了近兩三年,隨著攤販越來越多,有時候晚上還有夜市,十點多了這里都還人聲嘈雜。由于流動攤販們占用的區域,正好位于涌泉進出廠區的主要進出口位置前,雜亂的道路環境對工人們上下班、企業車輛進出都造成了影響,“有幾次,我們的合作企業派負責人來涌泉交流工作,由于創業園外攤點眾多,車輛好不容易才能駛入園區,加上臟亂的環境,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尷尬。”陳毅生說。
在集美區城管執法局的協調下,涌泉集團積極響應,將原本作為廈門涌泉集團有限公司儲備用地的3000平方左右場地,改造成了臨時農貿市場。公司負責人表示,“這既是出于服務民生的考慮,也希望通過整治,讓創業園周邊的衛生和交通環境有所改善”。
像這樣由企業、村委會等配合城管執法局共同參與城市市容市貌整治的情形,在集美區還有很多。
在集美黃莊,一個由村里老年人自發組織的“老年會”,對于市容環境的整治也充滿了熱情。根據集美城管執法局提出的建議,黃莊“老年會”通過用“半自治”的模式協助城管執法,即由老人們出面,在村莊里選擇滿足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不影響村民正常出行需求等條件的區域,作為安置黃莊周邊流動攤販的場所。城管執法人員則定點不定期地進行巡查,配合“老年會”的成員們,疏堵結合、共同管理的全新模式,還給了村里干凈整潔的街道面貌。
如今,集美區內多條曾經被老百姓抱怨“亂七八糟”的路段已經被重新評價為“真好,真干凈。”而隨著原本被占用的車道恢復正常通行,行經此區域的過往車輛司機也跟著心情舒暢,公交車司機老黃感慨地說:“再也不用發愁無處停靠站的問題了。”看到孩子們不再需要冒險在公路上與車同行,家長們也放心了許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9-22范作為:創新服務 開辟別樣的精彩
- 2014-09-15創新裂變讓非遺煥發新生 安溪竹藤編展示受歡迎
- 2014-08-29泉港創新社會治理方式 多管齊下撐起“平安傘”
- 2014-08-21以創新求實效 思明未成心理輔導站構建孩子七彩心苑
- 2014-08-08以創新求實效 思明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