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隴社區(qū)積極響應開福區(qū)區(qū)政府、伍家?guī)X街道辦事處“全面推進建設誠信長沙”的號召,開展誠信進社區(qū)活動,進行首屆“誠信家庭”評選,著力營造誠信社區(qū)、提升居民誠信意識、共建誠信生活圈。(中國文明網 8月15日)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歷史上,關于家庭誠信教育的故事也很多,流傳最廣的,有“曾子殺豬”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高足,寓言故事里記載了他家里發(fā)生過的一件事:一天,曾子之妻準備上街,孩子哭鬧著也要去,曾妻對孩子說別鬧,并許諾等她回來時殺豬給他吃。看來,她是不打算實踐諾言的。因為等她回家,看見曾子真的準備殺豬便馬上阻止:“特與嬰兒戲耳。”曾子說:“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說完,“遂烹彘也”。家庭的誠信教育和誠信建設,重要的就是培育孩子講誠信,做一個講誠信的人。這中間,做一個守信用、講誠信的家長是關鍵。做到言必有信,言行一致,這是父母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也是誠信教育的一條重要原則。 我們欣喜地看到,長沙把誠信家庭的建設作為推動“誠信長沙”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激活了誠信社會建設的“細胞”。無論是8年來“替夫盡孝,一句承諾守一生”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著丈夫父親的楊麗華;還是畢生信守“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莊嚴承諾,退休后為和諧社區(qū)建設發(fā)揮余熱的周應其夫婦,與父母簽到誠信家庭公約的李洋以卓小朋友家,這三個入選的家庭,他們有著共同的家庭美德----誠信。尤其是李洋以卓家庭,他們家在簽訂公約后,雙方均切實遵守并實施,父母的言傳身教,將誠信這顆種子悄悄地播種在他心田,生根發(fā)芽。李洋以卓家庭的誠信教育,為誠信家庭的教育,特別是針對孩子的誠信教育,具有積極的示范意義。
“人無信不立、言不信者行不果”“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這些,足以說明誠信對于一個人、對社會的重要意義。對個人而言,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但一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特別是家庭成長環(huán)境,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正是這樣,通過倡導誠信家庭的建設,來激活成型社會的“細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相信,通過“誠信家庭”的建立,讓誠信成為每一個家庭的“金名片”,讓誠信成為每一個家庭無可或缺的無形資產,推動誠信社會的建立,讓誠信的美德之光照耀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當然,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每一個人的自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當誠信社會建設的家庭這個“細胞”被激活時,誠信便會不斷“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每一個家庭的美德,誠信自覺也會在家庭的每一個成員中養(yǎng)成,也必將推動和引導人們,形成崇德向善的力量,形成互信的社會形態(tài)。( 冉 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8-18孩子給父母的"誠信家書"推動全民誠信
- 2014-08-18誠信“老調”卻常春
- 2014-08-18從源頭上懲治“老賴”才能促誠信回歸
- 2014-08-18誠信危機 誰之痛?
- 2014-08-18誠信之舟須要眾人劃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