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老調”卻常春
其實,類似這樣的“誠信老漢”,并不是個案,網上有過多次“誠信老人”的報道。超強臺風奪走了蒼南82歲老人吳乃宜3個兒子,給這個破碎的家留下了60多萬元債務。吳乃宜承諾“人走賬不滅”,4年多來,老人每天喝稀飯,編漁網,勒緊腰帶已經還掉40多萬元。人們稱之為誠信“誠信老爹”。再有河南洛陽72歲老人王月申,打工20年攢錢,替兒子還完欠債,同樣被告人們稱為“誠信老爹”。泌陽 “誠信老人”彭萬軍, 17年里,漂泊異鄉打工還債,還清了17年前的12萬元債務。這些“誠信老人”,也許不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什么。而他們卻用質樸的行動和信念,闡釋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涵。他們身上體現的,勤勞、勇敢、守信等植根于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秀文化、優秀品德,也在一次一次的考驗中,給出了令人嘆服的答案。
他們在人生遲暮,將老輩傳承的誠信擦亮,釋放的民間質樸的誠信之光,讓失信的社會背景日漸溫暖。他們讓“誠信”,這段談了千百年的“老調”,在時代需求下,彈奏出更多適時的韻律,春韻常在。(特約評論員張維民)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8-15福建強化誠信宣傳和懲戒 加快信用體系建設
- 2014-08-12陳章宇:講誠信的愛心的哥
- 2014-08-08“官賴”是政府誠信的“基因畸變”
- 2014-08-08誠信是第二身份證
- 2014-08-08誠信星標 推動城市誠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