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擁上千萬元“身家”卻回窮山村帶領村民致富的何小川、“中國好人”李玉花、誠信老漢梅光汗、基層殘疾人放映員陳云林、勇救17人的英雄陳立興……這些道德典型何以在浙江三門這個經濟欠發達縣迭出?在三門,最為百姓津津樂道的,就是登上“道德紅榜”。該縣從2008年開展“紅榜頌道德”活動,設立“道德紅榜”以來,涌現了7名中央表彰典型、30余名省級表彰道德模范,村級好人達6000余人。如今在三門,每百人中就有一個“好人”,推薦好人、評議好人、表彰好人、幫扶好人活動迭起,已形成了牢固的“好人建設鏈條”。這個來自于民間,完全由老百姓來評選的獎項,為何吸引眾多人參與?這個小縣城的“道德紅榜”又為基層道德建設帶來何啟示?(7月19日中國文明網)
這是一個完善的好人建設鏈條,這是一個完整的文明建設系統,“道德紅榜”啟迪:文明是表揚出來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筆者始終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后來,有些人之所以惡了,是因為后天的“習”造成的。研究每一個惡人的歷史,我們無不發現他接受的是惡之營養;研究每一個好人的歷史,我們發現的是圍繞在他人生的善的營養。我們的社會建設,就是要打造公民成長的善的營養,美的營養,文明的營養,從而讓公民善起來,美起來,文明起來。如何打造這種營養呢?就是要大力弘揚道德榜樣,就是要打造文明的社會氛圍。
在報道中,三門的“道德紅榜”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從評選對象,到如何弘揚,到如何幫助公民成為道德模范。正氣洋溢,陽光溫暖,在這個體系中,崇尚美,張揚善,打造德,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有創新,能堅持,尊重了道德建設的時代和規律性。平凡中見偉大,點滴中見精神,發現道德,表揚典型,善于從身邊,從細微處去做,讓小善閃爍,讓大善良明亮,他們的工作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發,表揚產生文明,表揚產生和諧,表揚產生爭做好人的氛圍。
作為教師,我懂得一個真理: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在文明建設工作中,文明同樣是表揚出來的。一方面,這種表揚本身就是陽光的,就是正能量的,就是給人帶來微笑與快樂的,表揚別人,別人高興,自己也高興,社會也陽光;另一方面,這種表揚能產生激勵效益,輻射效益,漣漪效應。正氣需要弘揚,只有不斷的弘揚正氣,正氣才能收到崇尚,正氣才能得到激勵,社會的正氣氛圍才能形成,文明水平才能提升。
“道德紅榜”啟迪:文明是表揚出來的。我們期盼“道德紅榜”活動能夠在更多的地方普及,能夠紅遍全國。(殷建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21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
- 2014-07-18華安水電廠青年道德講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14-07-17道德公平和創造性勞動需“提價”
- 2014-07-17別讓“拾金索酬”成為道德硬傷
- 2014-07-17喜見“最后一課”凸顯道德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