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公平和創造性勞動需“提價”
時下相當一部分民眾吐槽:勞動尤其是創造性勞動“身價”不高,靠守法、誠信、勤勞和科技、文化、發明創造致富不易,遠不如投資商、包工頭、龍頭企業老板會來錢和風光、瀟灑。主要原因是社會財富分配多流向資本運營者,知識、專業技能人才、勞動、創造的迸發、涌流遇到某些門檻和障礙,常被強勢資本綁架、奴化、雇傭。
“資本強勢”,指資本處于主導、壟斷地位,在生產要素中發揮核心、裹挾作用。因資本總是追求物質利益最大化,如果行政權力被資本綁架和牽著鼻子跑,資本就失去駕馭和馴服,成為脫韁的野馬,踐踏社會良心和公平正義。
為了理想、道德、良知、誠信不被沖蝕和屏蔽,知識、才華、技能不被奴役,民眾創造活力不被壓抑,需進一步樹立全民的“理想道德強勢”、“知識創造強勢”、“公平正義強勢”和“共建共享強勢”,在保持資本、市場活力的基礎上,提升政府駕馭和主導資本、市場的能力,切實維護社會公正,謀求共同富裕,增進全民幸福。
為實行創新驅動,提高經濟內生動力、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需構建使創造性勞動大大“升值提價”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如:大幅提高著作權、專利權的主體收益;對科技發明、文化創意和建言獻策“金點子”予以重獎;對創造性勞動成績顯著者隆重表彰。要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人才、勞動、創造的價值取向和社會氛圍,讓勞動者更加有尊嚴,讓創造性勞動者更加“體面”、“吃香”。
研究人均增收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提升的關系。增收是幸福的前提、根本和基礎,但并非唯一。增收要在幸福指數提升的全局和背景中定位和運籌。重視文化、科技的普及、下沉、共享,讓百姓既富起來,又樂起來,既富“口袋”,又富“腦袋”,還能使手藝精起來,以促進收入持續增長,形成物質與精神相輔相成、良性互動循環的機制。 (李和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7-17福建省出臺首個幫扶和禮遇道德模范實施辦法
- 2014-07-14永定縣地稅: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道德講堂
- 2014-07-14漳浦供電公司:舉辦2014年首期“道德講堂”
- 2014-07-14武平縣城廂鎮評選表彰首屆“十大道德模范”
- 2014-07-14省質檢院舉辦廉政專題道德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