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們期待,有人能在暑假教他們唱歌跳舞
煩惱:
兒子媳婦都在廣東,孫子暑假該去哪
冷清清的村子,只有在孩子們上學放學時,才會在校門口熱鬧上一陣子。
朱震江平時都在小學食堂吃飯。經常看到來接孩子的老人,他心里有點酸:老人沒有兒女照顧,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這不就讓親情斷層了嗎?
63歲的陳誠鴻阿伯,常騎著摩托車載孫子上學。阿伯的兒子兒媳都在廣東打工,由于老伴去世了,每天都是他獨自接送三個孩子。由于要分開接送,一天要跑10多趟。“就這么來來回回接送,完了做做飯,一天就過去了。”讓陳阿伯高興的是,孩子們懂事,讀書認真,墻上貼滿了獎狀。
前些天,朱震江專門到陳誠鴻家走訪,想幫他解決點困難。沒想到,老人的煩惱并不是錢,而是眼下暑假馬上就到了,他不知道該不該送孩子們去廣東找父母。
“三個孩子都暈車,送去廣東吧,也沒人照顧;不送去吧,我一個人也看不住。”阿伯很苦惱地說,孩子留在身邊,除了做作業就是看電視,到處亂跑不讓人放心,也白白浪費了兩個月假期。
“上次你給孩子們辦晚會,這次能不能再辦個暑假班呢?”陳阿伯期待地說,孫子喜歡唱歌,要是有老師來教孩子唱歌跳舞或者書法什么的,那就太好了。
努力:
湊出一臺文藝晚會,燃起孩子的熱情
陳阿伯說的晚會,是兒童節前夕,新嶺小學辦的一場“轟動的、前所未有的”文藝表演。
晚會是朱震江提議辦的。朱震江說,之所以提出湊一臺晚會,是一件小事戳中了他的心。
原來,學校有一個小男孩經常獨自在教室午睡,朱震江發現男孩的鞋破了,于是想拿50元錢給他去買鞋。結果,男孩一點都不高興,不要錢,什么話都不說。朱震江很納悶,決定一探究竟。他跟著男孩回家,才發現男孩是一名留守兒童,跟著奶奶住,就是不愛說話。
朱震江覺得,孩子們這么封閉,跟留守環境關系很大。在家里,年邁的爺爺奶奶不知道孩子的想法。學校的教學條件又簡陋,孩子們沒有機會接觸新事物。
“童年時接觸音樂、繪畫和體育,你的人生會美妙很多”,朱震江說,這些孩子沒有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失去了童年該有的快樂,也和城里的孩子們拉開了距離。
朱震江想讓孩子們開心起來,才下決心辦這次演出。從準備晚會開始,朱震江就跟校長商量好,盡量讓每個孩子都參加,跳舞、唱歌、魔術、相聲,盡可能調動孩子們的熱情。
那場晚會的效果很好。這兩周,孩子們好像突然愛上了唱歌跳舞,經常中午跑到音樂教室,放著音樂,一起跳晚會上的舞蹈。孩子們還經常圍住朱震江問,“什么時候再辦晚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8莆田市300多名志愿者構筑文明上網防火墻
- 2014-06-17志愿者藝術團傳遞愛的正能量
- 2014-06-13泉州第二屆快樂暑期活動將啟動 300名志愿者陪你過
- 2014-06-12切莫冷了志愿者的“熱心腸”
- 2014-06-11“謙詞”“敬語”為志愿者服務增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