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就算生有一副漂亮的外表,也沒什么值得驕傲,因為這是父母給予的;但一個人,即使沒有漂亮的外表,如果心靈美,就算你不驕傲,社會也會因你而驕傲。一個人可以沒有漂亮的外表,卻不能沒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我們不少人都對《白雪公主》的故事并不陌生,故事中的新王后和白雪公主外貌都是美麗的,而王后因為嫉妒、虛榮,最終落了個終身丑陋的下場;善良的公主卻因為美麗的心靈而一次又一次地逃脫死亡的魔爪。現實生活中,那一個個“最美醫生”、“最美司機”、“最美村官”、“最美教師”、“最美基層干部”等等,并不是因為他們有多么美麗的外表,而是憑他們發自內心的善舉,以致“感動中國”,成為一個個“最美的人”。
盡管并不是每一個平常之人都有機會成為“最美”的那一個,但做到有一顆美好心靈、讓自己舉止文明,卻不是什么“高難動作”。
提及“文明”這一概念,一是指精神財富的總和,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文明這個概念其實涵蓋非常之廣,可能我們在不經意間,成了一個不文明的人還未曾察覺。二是指人類審美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傳承、發展、糅合和分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總稱。研究發現,人類現代文明在4.4萬年前就已出現,社會之所以發展到今天,文明的進步功不可沒。而讓筆者驚詫、人們也真切感覺到的是,近些年來社會物質財富變得越來越豐盈,精神層面的文明卻變得越來越不同步。
也許,從學術的層面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筆者以為主要的原因還是一個“心靈凈化”滯后的問題。也就是說,文明往往從心靈開始,只有洗滌心靈,使之“保鮮”,文明才不會因時間過往而蒙塵。
有人說“人無完人”,也有人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里所指“無完人”、“ 孰能無過”,是說人天生就有七情六欲,天生就有“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關健是我們能否及時洗滌心靈的污垢,清除天生的私心雜念,變得樂善好施。否則,如果讓“魔鬼的一面”占了上風,人就會變得越來越利欲熏心,以至綁架文明。
“物洗則潔,心洗則清”,洗滌心靈,我們就是文明的天使。要讓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肩并肩一路前行,就要認識自我,敞開心扉,用知識、用良知、用汗水、用智慧洗滌心靈。這樣,文明不僅不會蒙塵,還會如同一顆種子,在你我他之間傳播,并生根發芽,長成一片片森林。(萬吉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2閩推動文明創建:明察暗訪接地氣 改進作風促提升
- 2014-06-11浦城縣召開爭創省級文明縣城動員大會
- 2014-06-11“城市文明”也有農民工的一份子
- 2014-06-10薌城區召開迎接省級文明城區總評工作會
- 2014-06-10柘榮縣交通執法大隊整治“黑車”護航文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