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多少心安理得的“習慣性浪費”
東南網-福建日報6月5日訊(本網記者 伍鯤鵬)二兩的饅頭可按四分之一出售,菜品也可按小份提供……清華大學食堂推出的“限量”餐引發很多人點“贊”。小小饅頭,某種意義上代表的是一種習慣性浪費行為的糾偏,而在我們身邊乃至自己身上,究竟還有多少無意識的習慣性浪費行為?
堂而皇之的奢侈往往引起人們的警覺,但恰恰是一些小處上的習慣性浪費常讓人不知不覺忽略:刷牙時始終不關水龍頭,數十頁的論文因為改幾個錯字就重新打印,周末休息辦公室飲水機依舊開著……
種種看似微小的習慣性浪費行為,造成的損失卻著實令人震驚。每年,大學生打印論文耗費用紙達到4000噸;北京每天有8萬噸飲水機尾水被直接倒掉……
摒棄浪費惡習養成節儉習慣,不妨從少打一份文件開始,從習慣隨手關掉水龍頭開始。“潤物細無聲”的生活細小行為,才能逐步遠離浪費的惡習。只有堅持有意識的微小節儉行為,才能將節儉內化為一種行為習慣,并使之外化為全民的自覺行為。也只有堅持有意識的微小節儉行為,才能建立節儉文明的生活方式,從而將之貫穿于發展改革的全過程中。
積少成多,點滴處節儉的長期堅持,終將匯聚成一股習慣性節儉的社會洪流,掃除隨手浪費的惡習和不思進取的不良心態,讓勤儉節約真正成為時代的新風尚,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未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5-04石獅:婚宴提前一小時移風易俗反浪費
- 2014-03-25反食品浪費 筑節約型社會 總書記"交伙食費"寓意
- 2014-03-25反對食品浪費 構筑節約型社會
- 2014-03-24也談厲行節儉反對食品浪費的意義
- 2014-03-19《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