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4月1日南湖晚報報道,嘉興試水市民個人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各部門單位信息接入共享平臺,中國式過馬路、隨地吐痰、公共場所抽煙、拖欠水電費等,都可以作為“打分”要素,分值高低或將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
怎樣影響?你的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都是第一,招考單位卻拒絕錄用你;你的汽車和同事的一模一樣,卻要支付高得多的汽車保險;你的合作條件和投資承諾都有明顯優勢,談判對象卻不愿和你簽約……也許你會覺得這太匪夷所思了,但是不久的將來,這樣的事情真的會發生。
這就是影響所在。這種影響涉及個體生活和工作方方面面,讓失信者付出看得見、摸得著的代價,切身感受失信之痛,守信之重要性。所謂“代價”,就是對失信者的懲罰,由于這種懲罰具有“精確制導”性質,直接“命中”每一個失信者要害,影響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只要被懲罰過的失信者,此后就不敢再犯,像珍惜羽毛一樣自覺踐行誠信。
可見,嘉興試水市民個人信用評價體系建設,一個顯然的效果是,不誠信行為會受到懲罰,以此倒逼人人講誠信,這對于建設誠信社會的現實意義不言而喻。如今,誰也不能否認,在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公民道德卻嚴重滑坡的客觀現實。這其中,誠信缺失更是有目共睹,重建社會誠信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命題。
需要強調的是,一個社會,誠信缺失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經年累月不講誠信的結果。造成社會誠信缺失的原因也不是單方面的,既有政府在誠信建設中的缺位、失責,也有企業商家的缺德、無良,更有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同樣,讓誠信回歸,真正營造一個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需要長期的社會誠信重建。
如何重建誠信?除了政府做表率,完善法律和制度,公民也要從自己做起,堅守誠信的做人原則。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暢行天下。一個誠實守信的社會,人人是受益者,反之,人人都是受害者。所以,建設誠信社會,每個人都要主動擔負責任,為“誠信大廈”添磚加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開展“市民個人信用評價體系建設”,無疑是建設誠信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嘉興如此,其他地方亦然。(孫維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2市區青年文明號誠信服務示范月統一行動舉行
- 2014-03-25把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作為做人的基本原則
- 2014-03-25讓誠信成為鏗鏘的腳步行進在當下
- 2014-03-25誠信 社會的脊梁
- 2014-03-25重鑄誠信 溫州邁出自我救贖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