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亞亞
寫下這個題目,我仿佛又看到母親從滿屋的炊煙中走出來,用被歲月風(fēng)干的手拿毛巾打掉衣服上的灰塵。
然后靜默地走出家門口,若有所待地張望著門前的小路。她的臉略微泛出黃色,皺紋間濡著細(xì)密的汗珠和柴灰。
這是童年時烙印在我腦海中的一幅畫。那時姐姐在距家7里地的鎮(zhèn)上念初中,每逢周六回家,姐姐為了省錢常在放學(xué)后不吃飯直接回家,而母親則在傍晚為姐姐做午飯,于是便出現(xiàn)了上面一幅畫面。幾年過去了,這幅畫面仍時時清晰地顯印在我的眼前,繚繞在我的夢里。雖然淡淡的,卻執(zhí)拗地牽動著我的心。而那背景,也始終是一縷裊裊升起的青白色炊煙。
到了我上初中的年齡,父母為了讓我考上好的高中,便不顧叔伯的反對,把我送到20多里外的初中就讀。
我離開了家、離開了母親,開始學(xué)會了獨自生活。由于離家太遠(yuǎn),我選擇兩周回家一次。每次離開家的時候,母親總是送我到村口,一直望著我消失在她的視野才肯離去,每次我回頭望,母親的身影就像一座雕塑立在那里。我想那時,母親想讓我出遠(yuǎn)門讀書,又舍不得我獨自生活,心里該是多么的矛盾。
那時學(xué)校規(guī)定周六下午上兩節(jié)課后才放學(xué)。我離家那么遠(yuǎn),夏天相對好些,傍晚時就到家了。走在空曠的鄉(xiāng)間小路上,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村子上空冒出一縷炊煙,不用猜肯定是母親在為我做飯,此時心里總涌動陣陣暖流,倍感親切。冬天晝短,尚未到家已薄霧冥冥,母親總是站在漆黑中等我歸來。
由于天黑看不清人臉,母親喜歡用咳嗽聲向我暗示,我遠(yuǎn)遠(yuǎn)地聽到熟悉的咳嗽聲,急切地叫一聲“媽”,不禁加快了腳步。而母親那句“快點吃飯了!”總是在我嗓音剛落時響起,拖得很長很長,悠悠揚揚,格外的甜軟輕柔,似乎已溢滿飯菜的芳香。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家住文化坊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jī)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shè)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