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北16公里,有個喜洲村,白族民居建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號稱有88院之多,又以嚴家院、董家院、楊家院三處為盛。第二天,我們一行人到了大理喜洲,古樸的白族村落,村民們悠然自得的生活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白族的民居多以“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閉式庭院形式構建,有獨成一院,有一進數院,平面呈方形。造型為青瓦人字大屋頂,二層、重檐;主房東向或南向,三間或五間,土木磚石結構,木屋架用榫卯組合,一院或數院連接成一個整體,白族民居特別重視照壁、門窗花枋、山墻、門樓的裝飾。照壁是一主兩廂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多為一高兩低的挑檐飛角青瓦蓋頂的墻體;居主房正前,連接兩廂山墻,使三方形成封閉庭院。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書以四眼題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鑲勾出扇面、長方、圓形等圖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繪畫。門窗特別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門,多為云木、紅椿、楸木、云山等名貴木材,雕上金雞富貴、喜上眉梢、麒麟呈祥等吉祥圖案。大門座選用海東青山石精鑿成芝麻花點,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結構嚴謹、雕刻精細、斗拱出挑、飛檐翹角的木制門樓。眾多的院落又以嚴家院最為著名,嚴家祖上經營茶葉,到了民國年間開設有下關茶廠,著名的“茶馬古道”便是始于大理,途經麗江、香格里拉到達西藏。嚴家院由自北而南的兩院“三坊一照壁”、兩院“四合五天井”二層樓房和一院獨立的三層西式樓房共五院組成,我們沿路走去,院落雖已陳舊但仍處處顯示著主人家的富貴與氣派,行至后院,花園之中立有一座三層樓高的小別墅,聽聞這是嚴家當年從香港請來的設計師所設計,建房所用的材料均是購于香港,輾轉昆明,最終運抵大理。在那樣的年代,昆明到大理之間不通火車,能建成這樣一座別墅想必也是花費了比小樓本身更多的精力。我輕輕的踏遍這樓里的每一個角落,生怕驚動了什么。三樓的視野極其開闊,目光所及之處再也沒有比這更高的建筑了,我在窗前靜靜的站著,想著當年的徐志摩也是像我這般站在這樓里眺望過遠處煙波浩淼的洱海。
下午時候,我們來到寸家碼頭,湖水輕輕的拍打著碼頭上的木樁,輕柔的水聲也拍打著心中那個最柔軟的角落,一切都舒緩起來。這個時候水面上視野極好,沒有游船風也不大,眼前的一片湛藍在夕陽下也深邃起來。湖面隨風而起的水波,把陽光折了又折,映在眼底就是一片金色了。遠處搖來兩只扁舟,遠遠的便望見水里竄上竄下的魚鷹,湖面一下子便活躍起來,陽光、湖水、魚舟,一時之間竟有一種入畫的感覺,等回過神來抓起相機的時候魚舟已走遠,只得遠遠的拍了幾張。
天色漸暗的時候我們也踏上了北上麗江的路,車子走了許久心中仍舊沒有平靜,遠遠的似乎還能在暮色中隱約看見蒼山輪廓,別過大理,只是想著,何時,再來一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家住文化坊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