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丘山是神奇的。對云丘山,《鄉寧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春樹蔥蘢,夏林蒼翠,秋楓丹染,冬松傲霜,四時山花吐香,常年流水潺潺。我們趕上了春日,只能看到春樹蔥蘢了。穿過古村落熙攘的人群,撥開裊裊的香火,從山麓起步,一路溪水相伴。一潭潭清水在陽光映射下,水紋閃爍猶如串起的圈圈金線,仿佛織成了一襲明麗的袈裟,潭的上空竟亮起一道彩虹,如夢如幻。跋涉龍脊似的山梁,上看山外有山,下看懸崖萬仞。呵,天高云淡,特殊的哈斯特地貌,使石山森林形成了奇峰異景,各種造形讓人目不接遐。神塔疊翠,如同擎天大柱,遙對蒼穹,肅然靜立,彷佛為過往行人獨擎藍天;女媧神像恰似一位秀發披肩的少婦,豐滿艷麗,端坐在山峰,默然注視蕓蕓眾生;云海神龜浮在云之中,莫不是玄武大帝,聆聽天籟琴聲,承載真武身世的傳說和神異故事。;張公背婆、老君葫蘆、雙虎守院、栓馬石樁、金雞報曉……無不惟妙惟肖。每座山峰都有一個傳說,每塊奇石都有一個神話,置身這奇峰異石中,我感覺到自己貼近了眾生靈,貼近了大自然,感受到“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整個人都變得超凡脫俗起來……云丘山有奇峰異景,還有萬年冰洞,我卻不信。行至兩峰銜接處,穿過蔽天古木,輕拂遮面枝葉,露出了高約兩米的冰巖洞,沿洞而行,仿佛回到冰川世紀。它們形態各異,玲瓏剔透。你看,上面垂下來的冰柱,在向下招手,下面佇立的冰柱,在向上張望,它們想上下對接,盡管只有幾指的距離,但時間的空間總不能讓它們接吻,像牛郎織女相會,只能以淚洗面。也許半個世紀也難成就它們的秦晉之好。你看,含苞欲放的冰花晶瑩地開放,在多彩的燈光下姹紫嫣紅,逗引你想去采摘一朵…我們來到不是時日,若是夏時,帶給你的將是清涼世界。從萬年冰洞出來,看著滿眼的綠野,我們又想起秋季的千山紅葉,我們約定秋天再來,說不準也能寫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來。
云丘山是深邃的。云丘山地處黃河之濱,中華五千年文明,在這里生息繁衍。唐堯、虞舜和夏禹在這里留下活動的足跡,道、儒、釋三大門派,不同的宗教和信仰,在這里融洽地結合在一起。沿著龍脊的山梁一路前行,領略奇景不說,且能看到唐、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的建筑。隋唐就有佛徒在此鑿窟造像,雕棟浮圖,道徒修行。供奉真武大帝的五龍宮,三教合一的八寶宮,蜿蜒如飛龍的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祖師頂、土地廟、玉皇頂,巧奪天工的玉蓮洞,秦王廟,關帝廟、筑于懸崖峭壁的棧道和稀有的古人活動遺址等23處,使其有 “北有云丘,南有武當 ”之盛譽。明代是真武大帝聲勢顯赫、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時期。這位北方的黑漢,因幫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王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筑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道教圣地,并在天柱峰頂修建“金殿”,奉祀真武大帝神像。因帝王的大力提倡,真武大帝的信仰在明代達到了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民間普遍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在云丘山的玉皇頂殿,遠不及武當山天柱峰頂的“金殿”,但其建筑是對真武大帝的真情表露。從龍脊一路走來,登上玉皇頂,回頭俯瞰,那奇妙的景物出現了。一條巨龍躍然眼前。而這條龍就是攀登而來的山脊,這一路是乘龍而上。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蜿蜒龍的山脊,居然隱藏著一座名為玉蓮洞的廟宇。站在山腳下仰望,只能看見萬丈絕壁,怎么也不會想到緊貼絕壁處的彈丸之地,會建起錯落有致的廟宇。這廟宇建在絕壁微微閃進的凹洼處,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即使沒有屋頂也可以風雨不動安如磐。不知是借鑒北岳恒山懸空寺的建筑技巧,還是自己獨創。古往今來,一代一代的道士就居住在這云深之處的美妙風光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家住文化坊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