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繆振光
每年春天,當杜鵑鳥聲聲啼血之時,便是映山紅開滿了山崗之際。我從江南來到北方后,差不多近二十年不見映山紅了,那一簇簇如火焰般的紅色,只能在一次次記憶中點燃。
江南的山區,無論是在田埂地旁,還是在山坡高崗,每當春天來臨,山花浪漫的時候,映山紅便處處開放,那紅艷艷的花叢把整個江南的春天,總點綴得熱鬧非凡。那種熱鬧昂揚的景致,簡直就是洋溢著的青春的火焰,更是希望與樂觀精神的勃發。這種昂揚與奮發,它便讓我一下子憶起了自己在高中讀書時,常常在求學的路上看映山紅時的情景。由于學校離家較遠,往往背著一袋米及雜物,要走三四十里的山路,穿過許多山崗溪流,但為了求學,為了心中的理想,年輕的我尚感覺不到往返奔波的辛苦,因為只要清明節一過,那山崗上開遍了的映山紅,總給人以一種激勵,一種從心底里迸發出的亢奮。記得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淌過一條小溪,其時正春雨過后,綠草鮮嫩,小溪的水溢滿了兩岸,湍急的溪流發出悅耳的流水聲,岸上的山坡上,樹叢中,正開著紅彤彤的映山紅,那一簇一簇如熱血般的紅色,在綠茵茵的小草和溪水的映襯下,顯出頑強向上的生命力。那一刻,再深吸一口新鮮甜美的空氣,什么疲勞都沒有了,于是產生出無論怎樣的困難和挫折,也都能挺過去的意念與興奮。映山紅,這些質樸的映山紅,她給了人們一顆顆赤子般的情愫,給了人們一個個樂觀向上的鼓勵。
正是那一年,我考上大學,離別了小溪,離別了山崗上的映山紅,來到江南的一所名校繼續上學,可是我仍常常憶起那映山紅,企盼她們一路伴我遠行。
四年很快過去了,畢業后我被分配到一家石油公司上班。那家公司在遠離城市中心的山腳下,僻靜空寂。同寢室的小張,亦是才分配來的大學生,不過他的家庭條件較好,在那樣的年月,自己就擁有了一輛摩托車。我們相處得不錯,每當星期天,我們便騎著摩托向城市中心奔馳。當然,有時也在周邊的山上游玩,以驅寂寥與孤獨。有一次,大約也是在清明節之后,春光融融,艷陽高照,我們早早地來到了離公司不遠的一座小山上。才上得山坡,就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映山紅,如野火燃燒,似紅云飄落,那種壯觀的場面,一生都難以忘懷。于是我們邊爬山邊采摘映山紅,待到了山頂的時候,已聚了一大捆了。站在小山的頂上,返觀山下竟是一片紅色的海洋,而山腳的左邊有一泓山泉沖積而成的小湖,春風徐拂,湖水不驚,倒映著映山紅的嬌美的身姿,如綠色的水中鑲嵌著紅色的瑪瑙一般。那種景色,一如宋代楊萬里的“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所描繪的那樣,頓時讓我們心胸開闊,神情飛蕩起來,而這大片的映山紅,也再次讓我點起了希望之火。
于是,我決心離開那家公司,獨自遠行來到了遙遠的北方。現在想來,當時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我離開公司,離開了富裕的江南?是映山紅,是那有著如火一般激情,有著堅毅頑強性格的映山紅!而今,我已在北方成家立業了,但江南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卻時常在夢中相見。
是的,質樸的映山紅,給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激發與鼓勵,雖然我多年不見她們,然而,倘人的一生中有什么最值得記憶的話,那我便毫不遲疑地說,最憶映山紅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家住文化坊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