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遠的街坊
http://www.caoliu14.com?2014-03-31 17:10? ?來源:新華副刊
我來說兩句
街坊又是那么陌生, 那么遙遠。
如今,“街坊” 都有點叫不出口。街坊即鄰居,一棟大樓,一般一層一單元兩戶,現在有幾人能叫出鄰居的名,又有幾人到鄰居家竄過門呢?聽說有一小區一戶人家被賊盜走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從門棟大搖大擺出來,有人問怎么回事,小偷答搬家,再無人理睬。
平常日,只見有人從樓道進出,從小車進出,房門一關,一家一個世界。有幾次從外面回來,小區里響起噼里啪啦鞭炮聲,街坊們都在問,是誰家的喜事?
孩子們呢,更是無可奈何,小街坊不來往,學習又緊張,過早成熟,缺少快樂?!?010中國散文年選》中王開嶺的一篇《消失在放學路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這個時代有一種切割的力量,它把生活切成一個個單間,成人和寵物在一起,孩子和玩具在一起。
是的,人們麻木了從一個小區搬到另一個小區,物質的追求加速了人們精神的疲憊。當離開小區時,人們回頭望望,這個地方給我留下了什么,沒有!沒有記憶,沒有難忘。天天穿行其中,撤離的那天,想去和誰道一聲別,卻叫不出名,說不出什么,惆悵和郁悶堵在心頭。
思前想后,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兒。大人們比起小街坊來,確實幸運許多。我們畢竟有過快樂的孩童時代,有過和諧的街坊。曾經一起打過彈珠,飄過煙盒,甩過得羅,滾過鐵環。曾經玩過官兵抓強盜,曾經胸前掛過鹽蛋,曾經在湖邊摸過魚蝦。現在的孩子們,小街坊門,整天就是上學,補課,彈琴,跳舞,練字,再就是永遠也打不完的網絡游戲。
現代社會高速發展,也許人們忙于生計,忙于社交,忽約了街坊鄰居,這可以理解,但如果史海鉤沉,也撈不起街坊的淡淡記憶,那真是一種悲哀啊。
隨著都市的演變,“街坊”一詞將越來越淡化。但愿街坊不只是存在詞典里,更應演繹在活生生的現實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3-31家住文化坊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