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桂霞
春節(jié)之前,婆婆每天都忙忙碌碌地蒸饅頭、蒸豆包、煮豬手、醬豬肘、炸丸子……直把陽臺外鐵欄桿里裝的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模侔驯淅鋬鍪乙惭b得實在裝不下了,她才停下來,盤點著她的杰作,安心地等著孩子們回來過年。
這已經(jīng)是婆婆的老習(xí)慣了。
婆婆原來在老家住時,每年我們回去過春節(jié),回來時她都會給我們帶好多吃的,饅頭、餃子、包子、豆包、炸豆腐泡、咸菜、大醬甚至凍白菜、酸菜也給我們帶。每次回來大包小包的,裝得我們家冰箱滿滿的,北面陽臺也滿滿的。
現(xiàn)在我們給婆婆買了暖氣樓,搬到市里來住了,沒有老家時的倉房,婆婆也就做不了那么多了,可是,外面還有三個兒子要回來過年,怎么也不能讓他們空手回去啊,于是,婆婆就打起了陽臺外鐵欄桿的主意,準(zhǔn)備了好多紙箱,一箱箱擺放整整齊齊的,除了春節(jié)吃的大部分是給孩子們帶著的禮物。
記得有一年從老家過完春節(jié)回來時,婆婆給我們和大哥他們裝了那么多豆包咸菜之類的東西。大哥卻不耐煩地說:“拿那些玩藝兒干啥?害事巴拉滴溜甩塊的,也不值幾個錢。我不帶!上車咋拿呀?”說著就把東西放在鍋臺上了。就在這一刻,我發(fā)現(xiàn)婆婆本來高高興興的臉,一下子晴轉(zhuǎn)多云,眼淚就要掉下來了。我馬上說:“我要我要,我可愿意吃咱媽做的豆包和咸菜了。”婆婆聽了這話,馬上去倉房又拿了些回來:“拿,給你多帶點。”我愛人在一旁看見了就說我:“你可真貪,帶這么多干啥?”我就給他使個眼色:“我愛吃嘛!”我發(fā)現(xiàn)婆婆的臉上,晴朗了許多,我知道,我?guī)ё叩牟恢皇悄且稽c干糧和咸菜,是婆婆的一片心意。所以,邊往外走邊說:“謝謝媽,下次回來還要。”婆婆眉開眼笑地說:“嗯,下次我多做點。”我也笑:“不過,你可別累著啊!”
回到家,我把我看到婆婆表情的變化講給了愛人。我愛人說:“唉,大哥他們啥也不懂。”我說:“主要是他們沒想那么多,更主要的是怕媽累著。其實,他們也是好心。”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家住文化坊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shè)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