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豪 我繼承了父業
http://www.caoliu14.com?2014-03-31 17:10? ?來源:新華副刊
我來說兩句
文/代娥
70年代中期,也是我對童年有最初印象的時候,那時,我們這白天用的都是“國”電,即國家發電廠發過來的電,到了晚上,由于電力資源緊張,就要看哪條線路有重要的事,電管站才會給哪條線路發發電,住在其它的線路下的人們就只能摸黑兒。
特別讓我羨慕的同學小華,他的父親是一名電管站的工人,他家夜里總能有電,而且他家也有家用電器——電爐子。那時我就想我的父親是一名電力工人多好呀!
80年代初期,說來真是巧,父親調到了電管所,做了出納員,沾了電力工人的邊,讓我覺得自豪,我可以在同學面前神氣一把了!
但由于電力企業在國營農場的管理下,電費依靠年底內部結轉來完成,而每個月還要付給國家發電廠電費,這樣這個電力企業只能過靠貸款付電費的日子。線路設備又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由于過于老化,線損大。還貸、線損大,兩方面的原因,讓這個電力企業一度連工人工資都發不出來。月底,父親和母親總是愁容滿面,商量著向誰借錢過日子。成為電力企業的工人,飯都要吃不上,父親的工作,不再是讓我自豪的事!
90時年代中期,熬到父親退休了,姐姐理所應當接替父親的工作,美其名曰“接班”。但是,由于是全場工資最低的部門,姐姐不愿來,回學校重讀,以便將來謀得一個更好的職業,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我不得不結束了學生生涯,來接了父親的班。
每月一百多的工資,并沒有讓我從上學到上班有什么改變,對于想要的好看的衣裳,也只能是望洋興嘆。
21世紀,農網改造開始了,電力企業改革了,這好象是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電力職工心里沉睡多年的渴望。也象是一股為久治不愈的病人注入的新鮮的血液,為企業帶來活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3-31家住文化坊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