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2月5日電 題:“指尖上”的春節:依賴與排斥并行
中新社記者 閆雅琪
年假過半,“80后”青年胡可芝通過手機“搶”到一張返程的特價機票。“這個春節,對手機是前所未有的依賴。”胡可芝說,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已離不開“指尖”的選擇。
記者4日跟訪胡可芝一天,早晨她利用手機制定好一天的行程,然后拿著“淘”來的禮物去拜年。中午,胡可芝團購了一份午餐與老友相聚。下午回家后跟著手機軟件學做“年味道”孝順父母。晚餐時,用手機拍下珍貴的家庭照片,傳到網上“曬”幸福。
“每天都抱著手機,離開它好像什么都做不了。”胡可芝說,在家時,她也常常抱著手機看小說、打游戲,產生了依賴。
據國家工信部最新數據,2013年,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億人。中國數字消費者行為分析系統數據顯示,社交、音樂、視頻、游戲、購物等領域成為移動網民使用重點,使用規模在迅速增長。
春節期間,各地也涌現出一批“旗幟鮮明”排斥“指尖”生活的年輕人,他們通過豆瓣網、人人網等年輕人聚集的網站,號召“放下手機,陪陪家人”。
李楊是“反對派”中的一員,他說,手機占據太多生活時間。馬路上、公交車上、辦公室里處處都有抱著手機“專注”的年輕人,時下正流行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而你卻在玩手機”。
銀川市一家西餐廳推出“疊疊樂送優惠活動”,餐廳經理告訴記者,用餐過程中不使用手機的顧客將獲得8折優惠。蘭州一家咖啡廳的門口掛著牌子:“我們沒有WiFi,和你身邊的人說說話吧!”
春節前夕,某媒體網站推出調查問卷“最受市民喜愛的文明過節方式”引得數十萬網友參與,其中共有37.16%的網友選擇在春節中“遠離手機,多陪家人”,該選項居于榜首。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甘肅社會科學》編輯楊文德表示,手機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便捷性、多元化填補了許多空白。然而春節是一個特殊時期,中老年人面對久未回家的孩子渴望多交流,電子產品加深了兩代人的距離感。
楊文德建議,年輕人可以“回歸現實”,陪父母在生活中找尋樂趣;也可以趁春節在家,教會父母使用手機的各項新功能,讓子女外出時父母能輕松享受更便捷的現代化生活。(完)
![]() |
![]() |
責任編輯:陳穎 |
- 2013-12-02“馬路低頭族”:拇指下的禍端
- 2013-11-01廈門“低頭族”在不斷蔓延 預防要從娃娃抓起
- 2013-10-24沉默的“屏奴”時代
- 2013-06-27“低頭族”:請抬起你的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