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中介”推波助瀾
在各類失信活動中,經常有大量中介組織參與其中。這些“灰色中介”對社會生活的深度介入,造成“失信得利、守信吃虧”的尷尬局面,為社會失信推波助瀾。
在百度輸入“發表論文”關鍵字,可搜出兩千多萬條搜索結果,第一頁的搜索結果幾乎全部都是代發論文的中介組織。有些中介組織的網頁上赫然顯示“渠道成熟”、“論文100%錄用”、“先發表后付費”等字樣。
一名論文中介透露,他們有成熟的渠道,可以搞定各個級別的期刊,如果用戶手頭沒有現成的論文,他們還可以代寫,但需另外收費。該中介表示,每年教師評職稱、學生評優秀都會找他們發大量論文,只要不是寫得實在太差都能發出來,所發期刊的級別不在于論文質量,而是在于出價高低。
每到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二級考試的“考試季”,許多高校都會“涌現”寫著“四六級答案”“計算機二級答案”的小廣告;到了司法考試前后,“考前賣押題,臨考賣答案,考后改分數”的“一條龍服務”就會在許多高校出現。
在計算機二級考試時買過答案的小張說,“有些中介真能弄到答案,有的則是騙人的。像計算機二級這種大型考試,同學之間往往不敢互相幫助,中介的出現極大便利了作弊。”
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涉及政府職能的領域,“灰中介”也在積極發揮作用,成為權力尋租的平臺。甚至有些正規中介的人員,在利益的誘惑下,也成為“灰色中介”的一分子。
北京某房地產中介經紀人王先生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其在“國五條”出臺前曾經手一單交易,按照當時的規定,稅費是30萬元,在“國五條”出臺后,稅費一下子上升到60萬元,買賣雙方都不能接受。他們向買方索取30萬元后,拿十幾萬元用于買通法院工作人員,通過法院判決的形式將房產判給賣方,為買方省下了三十萬稅費,自己則將剩余的“經費”收入囊中。
“灰色中介”的猖獗,極大惡化了社會風氣。北京某高校畢業生小林告訴記者,自己班上有一個幾乎不上課的同學,因為找中介買了答案,英語六級考試考了非常高的分數,令很多勤奮學習的同學頓感吃虧;而許多同學努力學習也沒考上研究生,有的同學卻因為找中介發了幾篇論文,就因“學術能力突出”被保了研。這些事情令大家感到非常不公,也惡化了學校的風氣,很多學生開始以這些“聰明同學”為榜樣。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5誠信是最好的證書
- 2013-11-25“山寨病假條”傷害社會誠信體系
- 2013-11-25“222張欠條”傳播誠信正能量
- 2013-11-25“桶桶半價”促銷“優惠” 莫將誠信玩游戲
- 2013-11-25讓誠信成為網購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