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送母進救助站”不能止于道德批判
http://www.caoliu14.com?2013-10-31 14:44? 楊燕明?來源:四川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另一方面,仍需探究子女為何要將父母送到救助站的現實成因。是真的不孝還是另有苦衷?譬如,會不會是因為自己沒有混出名堂,所以無顏見江東父老?會不會是現實壓力太大讓其失卻了應有的情感表達?亦或是自己居住和工作的環境太過慘不忍睹,所以不愿父母見到后傷心難過?可恨之人也往往有可憐之處,現實的成因未明,急于對其進行道德批判,除卻抒發了情感之外,并無多大的正向價值與實際意義。
當老人遭遇遺棄,我們需要制度兜底,這方能彰顯制度溫情,除此之外,我們仍需對現實的問題進行審視,方可更好地對癥下藥。一方面,則是應對遺棄罪重新審視,在征求民意的前提下,是不是可以考慮提起公訴?而不是當事父母的狀告?另一方面,則是完善社會的上升渠道,營造更為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讓每一個人都能看得見“向上的希望”。唯有如此,才是根治“送母進救助站”的治本之策,純粹的道德指責,意義并不是很大。(楊燕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0-31欣聞“道德品質成擇偶首要標準”
- 2013-10-31重拾被忽視的“道德”
- 2013-10-31道德引領和諧之路
- 2013-10-31感受道德風尚 傳播道德正能量
- 2013-10-31讓道德模范的光輝照亮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