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市場經濟的沖擊、滲透、影響是重要原因。隨著市場交換原則幾乎滲透到每一個領域,一些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利益集團為了打擊競爭對手或者謀取私利,自己出面或者利用公關公司、廣告公司、傳媒策劃機構等,收買一些新聞媒體的編輯、記者甚至負責人,相互勾結起來制造謠言、假新聞并大肆傳播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近年來多次爆出的中國乳業兩大巨頭蒙牛、伊利之間在媒體上的相互攻擊戰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一大批網絡推手在互聯網上圍繞某一事件大批量發布信息或有針對性地進行炒作,這些有組織的網絡推手儼然形成了一個幫派云集的“網絡江湖”,他們通過制造、傳播謠言來引領網絡輿論進而誤導甚至控制大眾輿論,為達目的不惜偽造民意,將局部問題全局化、個體問題公眾化、普通問題政治化等。
3.一些媒體轉企改制為追求利益而忘記社會責任是特殊原因。隨著一些媒體轉企改制,在媒體行業激烈競爭的壓力下,一些新聞媒體為了追求更高的點擊率、收視率、閱讀率等,竟然不惜犧牲新聞真實性甚至故意造謠、傳謠而去追求所謂轟動效應,有的甚至公然炮制虛假新聞來達到吸引受眾眼球、謀取單位私利等目的。還有的新聞單位在市場經營的壓力下,為了追求廣告利益,以軟新聞等形式變相出賣新聞版面,把一些未經核實或者根本就不進行核實的廣告以新聞的形式刊發、播出,導致這些廣告誤導民眾、危害社會,尤其是一些假冒偽劣產品、虛假醫療廣告等方面的軟新聞危害更為巨大。近年來,從“金庸去世”到謠傳搶鹽,很多虛假新聞最初都是在微博上出現。網絡上的謠言、虛假新聞被一些傳統媒體不加核實加以傳播,嚴重損害了整個媒體行業的公信力。
4.西方國家對我國的網絡和傳統媒體的滲透是外部原因。西方國家憑借其在各種新聞資源上的資本、科技優勢,尤其是利用其掌握的網絡話語霸權,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力度進一步加大、手法更加多樣化、方式更加隱蔽化,網絡更是成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重要陣地。為了實現對中國的和平演變,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實施“文化帝國主義”,利用其在網絡信息上的壟斷地位以及利用其控制的傳媒資源,對我國進行文化侵略和意識形態的滲透,推行自己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并且,美國等西方國家通過一些基金會、非政府組織等機構,不僅通過收買、同化一些國內的官員、知識分子在網絡和傳統媒體上散布一些攻擊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制度等的言論甚至謠言,還收買、同化一些新聞單位的編輯記者,甚至借一些媒體轉企改制的機會以參股、控股的形式介入,先是從控制媒體的市場經營權然后一步步滲透最終控制新聞采編權。目前,在一些網絡媒體乃至傳統媒體上不時出現攻擊我們黨和國家根本制度、丑化我們黨和國家的領袖人物、捏造我們黨和國家的所謂悲慘秘史等謠言,就是這些問題的體現。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8-28山西互聯網業界倡議:堅守七條底線 拒絕網絡謠言
- 2013-08-26網絡謠言讓文明很受傷 正規一日游為何生意差
- 2013-08-26網絡謠言讓文明很受傷
- 2013-07-31用讀書武裝頭腦 讓網絡謠言無處可藏
- 2013-06-09房產稅明年1月1日起全面開征?一個網絡謠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