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逼不出真相,贏不來自由,反倒只會傷害社會各方。
這幾日,一些網絡“大謠”們的斑斑劣跡逐漸揭幕,繼秦火火、立二拆四、周祿寶之后,傅學勝進入公眾視野。此人是“中石化女處長非洲牛郎門”“上海金山區公安局長貪腐20億并殺人”等“新聞”的制造者,每一起都曾引起網絡高強度關注,都給當事方的形象和信譽帶來巨大傷害。
中石化張女士稱,8個月來一直以淚洗面,謠言對她和公司都造成了影響。的確,謠言的傷害,最直接的作用力,就在當事一方身上。謠言所涉及的個人及其單位,其形象和公信力就擺在風口浪尖之上。同時又由于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即使謠言最后被澄清,一則很難完全覆蓋先前謠言所及的受眾面,二則謠言先行種下的心理印象很難完全被消除。是以,謠言對當事方的殺傷力極大,其潛在影響亦難以估計。
不僅如此,謠言還愚弄了社會公眾,蹂躪了社會信任,更破壞了信息傳播的健康秩序。面對一則信息,人們選擇相信,是基于一種良知和信任。這種良知與信任,是文明的基本源泉。從社會學角度看,在一個具備基本文明規范的社會中,相互信任是最基本的價值運行規則,只有這樣才能節約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網絡社會的基本形成和發展,端賴于此。謠言的潛入,破壞了這種信任,使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回到了初級的“蠻荒時代”。當人們面對信息都會產生疑問時,表明人們已經形成某種恐慌與懷疑心理,這恰恰不能說明人的“進化”,而只能說明文明在“退化”。
想想這些年,我們被多少謠言擊中過?又有多少謠言我們曾經深信不疑過?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消費了一時不辨真假的謠言信息,但謠言卻因為我們的消費而大獲其利,更以我們的首選信任而完成對當事方的要挾、對有關名利的攫取??纯戳⒍鹚摹⒏祵W勝之流干的那些勾當,所謂的“以謠言倒逼真相”,又有什么底氣可言?
謠言逼不出真相,贏不來自由,反倒只會傷害社會各方。打擊造謠者,托住文明的底線,才能讓言論更自由,讓傳播更有力量,讓信任更有價值。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7-31用讀書武裝頭腦 讓網絡謠言無處可藏
- 2013-06-09房產稅明年1月1日起全面開征?一個網絡謠言而已
- 2013-05-29芭蕉更便宜吃了會便秘?記者求證:網絡謠言不靠譜
- 2012-08-02博弈網絡謠言 讓真相跑起來
- 2012-06-28不能縱容網絡謠言透支社會的愛心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