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如何形成?不斷演繹道聽途說越鬧越大
http://www.caoliu14.com?2013-08-30 12:15? ?來源:四川日報
我來說兩句
追問
網絡謠言為何快速滋長?
“網絡具有面向對象廣、參與者眾多、傳播速度快、傳播成本少、進入門檻低等特點,這些都為謠言傳播提供了天生的‘沃土’。”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張小元說,其實傳謠自古有之,但在如今的網絡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比早些時的口口相傳,在擴散的速度和規模上都遠遠放大,“有時,加上處理過后的圖片等一些輔助,讓謠言似乎更加可信,提升了傳播效果。”
除了網絡具有的天然特性,在發布信息時的匿名性、隨意性等,也成為網絡謠言的“保護傘”。“在網絡上,傳謠者的話語權被無限放大,對其的約束和義務卻并未對等。”張小元說,一定程度上,要在第一時間辨認出謠言發布者的真實身份,并不太容易。
對此,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建平也持相同態度,“雖然理論上講,網絡并不是監管的空白地,但在實際操作中,對網絡的監管確實存在缺失。”“一方面,網絡信息量巨大,我們并沒有一個專門的、有效的監管機構,對其進行實時監控。”王建平說,同時在法律依據上,也存在不足,雖然全國人大早有相關立法,但在操作時,還是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如何界定是否違法、對于違法者如何定罪等,都不能找到很明確的法律依據。”
網絡謠言要散布,有造謠者,還必然有眾多的傳謠者,據張小元研究,在重大突發事件中,謠言常常網上滿天飛,“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公眾的信息不對稱。”“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例如地震、洪災或重大交通事故等時,公眾關注度本就高,而很多時候,官方機構發布的權威信息,卻相對滯后。”張小元說,在大家都渴望知道真相時,官方的沉默,一定程度上會助長虛假信息的散布。“比如這次網傳成都公交遭劫持,官方在短時間內就發布了辟謠消息,及時遏制了謠言傳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8-28山西互聯網業界倡議:堅守七條底線 拒絕網絡謠言
- 2013-08-26網絡謠言讓文明很受傷 正規一日游為何生意差
- 2013-07-31用讀書武裝頭腦 讓網絡謠言無處可藏
- 2013-06-09房產稅明年1月1日起全面開征?一個網絡謠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