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東南網(wǎng)-福建日報4月22日報道(記者 何祖謀)本報9日報道了福州限摩限電后、公共便民自行車服務應及時跟進問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guān)注。許多市民表示,作為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公共便民自行車租借服務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個環(huán)保的出行方式,也為目前福州市較為嚴峻的交通狀況減輕了壓力,取得良好社會效果。但這么好的出行方式,為何僅限于鼓樓區(qū),何不向全市推廣?到底問題癥結(jié)在哪里?
專家:
推廣難涉及多方原因
福州市鼓樓區(qū)公共便民自行車租借服務始于2010年9月,初衷是配合實施“限摩限電”政策,解決市民出行難問題。沒想到,以便捷、健身、環(huán)保為特征的自行車,成為市民享受“慢”生活的出行方式而大受歡迎。鼓樓區(qū)借鑒國內(nèi)外先進經(jīng)驗,加大財政投入,已連續(xù)布點兩期,設置58個服務點,共投放1600輛自行車。目前,福州市民公共自行車辦卡量突破2萬張,日均借還車量已突破8000次。
那么,租借服務點如何突破鼓樓區(qū),實現(xiàn)“慢”時尚“快”發(fā)展呢?福州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交通所陳仁春所長告訴記者:“目前推廣慢,有諸多原因。首先是路權(quán)難以保證。新區(qū)道路未配套自行車通道;而老城區(qū)自行車通行空間常被其他交通方式侵占。如非機動車道被機動車道或停車位侵占;人行道被路邊停車侵占;慢行通道上常有各類桿件、臨時建筑等物理障礙?!?/p>
“其次,連通性存在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非機動車道時有時無,在市區(qū)各處普遍存在,多出現(xiàn)于交叉路口及路側(cè)有開口或公交??空镜牡胤健T诶铣菂^(qū)中,很多路段慢行交通設施寬度過窄或失效,在橫跨一些主干道的過街設施缺乏,影響自行車通行的連續(xù)性。此外,福州大部分道路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劃線分隔,導致機動車常借非機動車道通行,對自行車通行安全威脅較大?!?/p>
“體制受約束,資源受制約,借還服務點設置難。往往找一個地方來設點,要與十幾個部門協(xié)調(diào)、商量解決?!标惾蚀赫f,這就需要政府強有力作為。倘若在全市范圍推廣便民自行車服務,他建議,應成立全市性領(lǐng)導機構(gòu),由市、區(qū)兩級公共財政共同出資,解決好在推廣中遇到的網(wǎng)點資源難落實,以及商業(yè)化運作等問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4-16福建省布置警力在學校周邊查糾“死飛”自行車
- 2013-04-09限摩限電后,公共自行車服務請跟進
- 2013-04-01福建嚴禁中小學生騎 “死飛”自行車
- 2013-03-26福州將建328公里觀光自行車道
- 2013-03-25泉州舉行首屆全民健身自行車騎行活動 千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