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五四路信和廣場的公共自行車服務點,平均每天借還自行車約450輛,數量為全鼓樓區所有站點之最。
東南網-福建日報4月9日報道(記者 何祖謀 文/圖)
10日起,福州市區將進一步擴大限制摩托車和超標準電動自行車和未注冊登記電動自行車的通行區域。對此,不少市民表示支持與理解。但他們同時表示,要“堵”“疏”并進,不僅要優化城市公交車網絡,更應加快推廣公共自行車服務,“哪里‘限摩限電’了,哪里的公共自行車服務就得及時跟進”。
限行區域再次擴大
據了解,2010年8月15日起,福州市在市區“四縱四橫”14條道路實行“限摩限電”;2011年1月22日又延伸了16條路段和7座跨江大橋。而明日起采取的“限摩限電”政策將從原來部分道路限行,擴大為區域限行,具體是:在福州二環路(含主輔路)以內道路限制摩托車、超標準電動自行車和未注冊登記電動自行車通行;現有在二環路以外已實施限行的5條道路和2座過江橋梁仍保持不變。
家住福州鼓二小附近的小楊在楊橋西路上班,“限摩限電”對他的生活影響很大。自從鼓二小附近有了公共自行車服務點,租借自行車成了他出行的首選。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騎公共自行車出行,既鍛煉身體,而且1小時之內全免費,又省錢;更重要的是綠色低碳,對改善環境、交通狀況都有好處。”
住在華屏路的小李也有同感。他在五一廣場附近上班,以前都是乘摩托車上下班。“限摩限電”后,他曾改乘公交車上班,有時趕不上公交車就會遲到,經常被單位批評。后來,他又決定騎自行車上下班,誰知半個月連丟了3輛自行車,只好又去擠公交車。“現在好了,家和單位附近都有公共自行車服務點。”
2010年9月起,福州開始試點公共自行車租借服務。福州市公共自行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冀粵表示,推行公共自行車是一種趨勢,目前已在國內外很多城市實行。福州市率先在鼓樓區推出這一服務,一期工程設有24個站點,共投入600輛自行車,主要以商業中心、行政辦公中心、公園休閑站點、公交站點以及人流量較大的區域為主。2012年10月,二期工程又新增34個站點,共投放1000輛自行車。截至4月6日,福州市民公共自行車辦卡量突破1.7萬張,日均借還車量已突破8000次,總借車數近153萬人次。
董冀粵透露,第三期公共自行車站點立項、選址目前已結束,計劃年底在一、二期各站點間加密53個站點,再投放1500輛自行車。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