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綜治工程導則出臺,規劃建設濱水步行圈、休閑自行車道、水上游覽三大系統
本報訊(記者許才芳)福州內河建設有了總體規劃。日前,福州市內河指揮部印發《福州市內河綜合整治工程導則》(暫行),根據總體規劃指導,福州內河建設濱水步行圈、休閑自行車道、水上游覽三大系統,實現“閩都慢生活”。
據了解,除白馬河、晉安河、光明港外,今后福州市其他內河將按照轄區交由各區組織建設、維護及管理,該《導則》將確保內河整治的系統性和一致性。
目前,福州主城區范圍內共有107條內河,總長度約244千米,水域面積5.31平方千米,河網密度名列國內城市前茅。2010年福州市政府全面啟動內河綜合整治工程,從防洪排澇駁岸、水質水環境、濱河景觀、內河休閑步行道、沿線市政道路、橋梁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
內河綠道沿線建帶狀公園
按照《福州市內河綜合整治工程導則》(暫行)的標準,福州市綠道建設主要以內河、環湖綠地、山體和帶狀公園等為依托,結合內河綜合整治,打造“沿江、沿河、環湖、達山、通公園”的具有福州特色的“綠島鏈”系統結構,構成全市的景觀休閑性慢行網絡體系。
在綠道沿線結合綠化地建設帶狀公園,供周邊居民健身、休閑、娛樂、聚會、納涼等,倡導“閩都慢生活”,提高市民幸福指數。
內河休閑步道同時也是福州市綠道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總體設計包括慢行系統(濱河步行、健身慢跑、自行車休閑慢道)、斷點連通、駁岸改造、停車系統、園林綠化景觀、燈光亮化、橋梁景觀、雕塑、小品、景觀家具和附屬設施等。
觀光自行車道主要沿鼓山、北峰
在總體規劃下,內河將建設濱水步行圈、休閑自行車道、水上游覽三大系統。濱江綠帶沿線形成多種不同的游覽道系統,提供不同的觀景游憩體驗方式。
其中專用休閑觀光自行車道主要沿鼓山、北峰,圍繞兩江展開,同時沿著城市組團內部較寬的綠道往城市內部延伸,規劃區內總長約328公里,并與閩侯、連江、永泰的綠道系統相聯系。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