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撇一捺,一半是自己,一半是他人。蕓蕓眾生的世界,其實就是兩個人的世界。看似紛繁復雜的精神契約,也只是兩個人的契約,丈量的是自己和他人的誠信度。
“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高尚的思想品質,人人歌而頌之,追而求之。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的歷史上,流傳著無數感人的美德故事,他們恪守誠信,與人為善。曾子殺豬,兌現妻子的承諾,他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晏殊如實說出考題是他曾經做過的,是為一個“誠”字。又如,管鮑之誼、商鞅立木、范式守信、季子贈劍等,他們身上閃耀著誠信的眩目光彩,誠信,成就了他們非凡的偉業,留下了千古佳話,廣為世人傳頌。
馮玉祥說過:“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打碎花瓶敢于承認錯誤的列寧成為俄國十月革命的偉大領袖;試斧砍斷父親最珍愛的櫻桃樹坦誠認錯并自愿接受懲罰的華盛頓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真誠到永遠”使海爾產品暢銷全國走向世界。
然而,當今社會上“誠實”越來越缺乏,“守信”越來越脆弱。經濟發展帶動社會進步的同時,利益的驅動、金錢的法則使得人們模糊了誠信的影子,使得人心蒙上了虛偽的煙塵。人與人之間,物質利益來往中欺騙隱瞞,行為生活交往中冷漠虛詐,他們背棄精神契約,失信于人。達芬奇家居多年來玩著“偽進口”把戲,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置商業道德底線于不顧,為了賺錢,拋棄了誠信、原則和法律。“三鹿”倒下了,“皮革奶”、“染色饅頭”又橫空出世;拒絕了蘇丹紅,瘦肉精又開始揚名立萬;河南的“健美豬”被曝光了,“化妝豬”又在重慶站了起來;山西黑磚窯工人被解救了,安徽、新疆又出現了現代“包身工”;當SARS消聲匿跡,H7N9禽流感又開始橫行。當道德、規則甚至法律通通被無限度地破壞和踐踏,當精神的契約被多數人背棄,當誠信的最后一塊綠洲被沙化,這個世界會變得怎樣?中國社會儼然已經迎來了令人深刻反思的“誠信時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4-03商家“將錯就錯”是對誠信的堅守
- 2013-03-31“誠信哥”以互惠式交換呵護契約精神
- 2013-03-29云霄縣舉辦食藥負責人約談和誠信藥業建設動員會
- 2013-03-26華安水電廠開展道德講堂澆灌“誠信之花”
- 2013-03-26誠信里面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