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深圳一家醫療美容機構盛大開業。而在同一時間,該美容機構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開業優惠信息,卻因員工的操作失誤使價格降低了10倍,鬧了一出烏龍,立刻引起了廣泛關注。下午1時30分,該機構終于在官方微博發布正式的公開致歉聲明,同時承諾所有參與轉發促銷信息的網友,依然可以按照標錯的價格享受特價優惠。(4月1日《深圳晚報》)
工作人員的小失誤,卻給公司帶來大麻煩。19.8萬元的優惠套餐,被錯寫成了1.98萬元,兩者之間整整相差了近18萬元。雖然商家很快就發現了錯誤并給予了修正,但是按照之前的承諾,凡是轉發該微博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優惠套餐,那么面對這20多位轉發微博者,如果企業最終都按照“烏龍價格”給予優惠,自己將不得不承擔300余萬元的損失。
不過企業也并非沒有避免這種無謂損失的辦法,因為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如果企業能夠證明確實是工作上的失誤造成這次“價格烏龍”,是可以不用遵守之前的承諾,以避免這種損失的。但是該公司在權衡再三之后,還是決定“將錯就錯”,對已經轉發該微博的消費者,依舊按照標錯的價格給予特價優惠。
該公司“將錯就錯”的行為,不但意味著著企業敢于面對自己工作上的失誤,而且也證明企業有為自己的失誤行為買單的誠意和勇氣。對于現代企業而言,這一點尤為難得,體現了企業寶貴的契約精神和誠信意識。當企業組織市場營銷活動,向參與活動的消費者作出優惠承諾的時候,雙方的契約關系就已經形成了。而當消費者按照規定轉發了促銷微博,也就意味著雙方應該本著誠實守信的原則,積極履行契約關系中的義務和權利,即企業兌現承諾,給予消費者價格優惠。但是現在由于優惠價格是企業工作人員操作失誤形成的,按照法律規定,企業有權利中止這種契約關系的繼續履行。
這種時候,能夠對企業的行為起到約束作用的,就不再是法律,而僅僅是契約精神和誠信意識。令人高興的是,當事企業沒有因為這筆高達300余萬元的經濟損失而輕易放棄契約精神和誠信意識,而是寧愿遭受這筆損失,也堅定地維護了雙方之前形成的契約關系。這無疑是對契約精神和誠信意識的一種尊重和堅守,值得肯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3-31“誠信哥”以互惠式交換呵護契約精神
- 2013-03-29云霄縣舉辦食藥負責人約談和誠信藥業建設動員會
- 2013-03-26華安水電廠開展道德講堂澆灌“誠信之花”
- 2013-03-26誠信里面有什么
- 2013-03-26誠信建設 從你我做起